节日永远都是属于孩子们的,过节,全家人都忙活着打扫家居,准备年货,许多时候就把孩子给忽略了。其实春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小宝宝让他学会作揖恭喜,美滋滋地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三四岁的“小人精”教他写春联、认福字。无法一一列举,来看看本期“娃娃天地”栏目吧,小编整理了很多知识点,真的很精彩。
亲子教育一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亘古不变的话题,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默默付出的父母,大家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有不同的苦恼。你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有哪些难忘的小故事,有哪些苦恼?写下来投稿给我们吧。
联系电话:0634-6215427
邮箱:lzckqzy@163.com
地址:莱芜市文化北路18号莱芜日报社鲁中晨刊编辑部
语言学习
1.讨口彩、唱年谣(适合1~6岁的宝宝)
过年见面总要讲吉利话,人们希望以此给新的一年一个好兆头。如果宝宝刚学会讲话,那么简单的“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之类的吉利话就够他记了。再大一点的宝宝,可不满足copy大人。如果家里有这样一个“小人精”宝宝,父母可以在年前找个机会,和宝宝一起来策划——— 新年里,遇到不同的人应该讲什么样的话。对于长辈而言,身体最要紧,所以宝宝一定要讲“身体健康”;对和爸爸妈妈差不多大的叔叔、阿姨而言,宝宝可以讲“心想事成”“幸福美满”之类;至于对宝宝的小朋友讲什么,宝宝可以想想自己希望听到什么好听的话。
2.给宝宝讲过年的故事(适合3~6岁的宝宝)
一次完整的过年,从年前的办年货、祭灶、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到年三十的守岁、吃年夜饭,到新年里的拜年、接财神,有太多的习俗、传说、故事可以让宝宝了解。父母可以配合过年的时令,买些关于过年的图书、连环画、磁带、VCD/DVD,和宝宝一起探索、讨论过年的故事。
3.宝宝写“春联”、画“春符”(适合4~6岁的宝宝)
有好奇心强的宝宝看到新贴的春联就会去撕。父母见了自然头疼,会阻止宝宝。与其大家不开心,不如给宝宝满足好奇心的机会。买点红色彩纸回家,备好毛笔、墨汁,全家一起来写“春联”吧。如果宝宝还不会认字,那么正好抓住宝宝对春联的兴趣点,让他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比方“大”“春”“福”这些字,然后不妨让他自己在纸上“写”。尽管宝宝嘴上告诉你,他写了什么什么,事实上却是“鬼画符”,但他开始有了最初的文字意识——— 知道一些符号表示着特别的意思。
当然,细心的妈妈最好在宝宝用毛笔写字之前,在桌子、地板上铺好报纸,让全家穿上易洗的衣服。这样之后,妈妈打扫“战场”才不会太辛苦。
肢体运动技能
1.作揖恭喜(适合岁0~1岁宝宝)
如果小宝宝话还讲不清楚,那就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新年祝福吧,父母可以教会他一边拱手作揖,一边点头。这样的动作,配合春节里宝宝穿的小唐装,最有喜庆兼搞笑效果了。
2.过年吃什么?(适合2~6岁宝宝)
每个地方都有过年时吃的特殊食品,像江南的米粉团子、浙江的水磨汤圆、北方的饺子。过去,都是全家在一起置办这些吃食。宝宝可以在旁边看,或者拿团米粉、面粉之类的自己玩,或者捏个什么出来。不管怎样倒都是锻炼小肌肉的好机会。现在的双薪家庭的父母无暇做这些,不妨在长辈家做这些传统吃食的时候,让宝宝去瞧瞧、玩玩。宝宝能明显感受到,手工做的和超市卖的一样哦。
3.乒乓乓乓踩气球(适合2~6岁宝宝)
以前过年的时候,总有乒乒乓乓的鞭炮声。小孩子最开心的莫过于放鞭炮。可是,现在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而禁放鞭炮。(关于鞭炮的利弊可以都和宝宝讲讲。)这种风俗只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沿袭。但如果父母懂得变通,在城市一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放鞭炮的乐趣。父母可以买几串工艺品鞭炮挂在厅里,让宝宝知道鞭炮的样子。现在的工艺品鞭炮还自带响声,很以假乱真呢!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在年前买些小气球回家——— 如果爸爸的肺活量够大,就有的表现喽。吹好的气球可以先放在家里作为装饰。(而且气球搁了一段时间气就不那么足,宝宝踩的时候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等到除夕夜12点,就可以全家一起踩气球,“乒乒乓乓”很有气氛。不但安全又一点儿不影响情绪,还给家里另添了几分喜庆呢!
数理逻辑练习
1.宝宝的压岁钱账本(适合5~6岁宝宝)
一般家庭都会把宝宝收到的压岁钱存起来,或者给宝宝买保险。其实,这些操作可以向宝宝公开。为宝宝建一个压岁钱账本,记载宝宝每笔压岁钱的来路和去处。当然,也可以让宝宝自己弄一个,不会写可以用画或者符号来表达,只要宝宝自己看得懂就行。从小让宝宝有理财的概念和意识,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来做具体的账目计算。宝宝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
还按同理建立宝宝的零花钱账本,经常让宝宝算算为了买他喜欢的某样东西,他还需要存多少钱,要存多久。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的推理和分析能力,还能够使他懂得金钱来之不易。
2.培养守时的好习惯(适合3~6岁宝宝)
守时观念中包含的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准则,还有数理逻辑中的因果关系。因为不能迟到,所以要提前做准备。守时的宝宝可不是能瞬间养成。好习惯总是要在平时点滴培养。春节是做客的多发时节。父母应该提前一天就跟宝宝讲清,第二天约定的时间是几点,要在几点准备出门,要在几点之前到达。在提前准备和出门的时候告诉宝宝,迟到是对人家的不尊重,而且如果是被邀请去吃饭,那么最好不要在临近吃饭时才到。到主人家门前的时候,妈妈可告诉宝宝当时是几点,距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多久,三岁以上的宝宝可指给他看,借以强化孩子守时的概念。
(据搜狐育儿)
请本版所采用的文字及图片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寄发稿费。
新闻推荐
□记者刘华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间嘀嘀嗒嗒地走过,离年越来越近,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李乃印思乡情绪又被勾了起来,且愈发浓烈。走在广州街头,看着红红的灯笼、听着喜庆的音乐,他的脑海中满是老家的情景。...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