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军
深化放管服改革,放是起点,管是保障,服是目的。作为放管服改革的牵头部门,市编办积极指导各部门通过压缩办事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措施,做到了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少等待、多便利———
谭莹莹是莱芜市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因工作关系,她经常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房产交易业务。“以前提交过户材料后,审核大约需要30个工作日,现在只需20个工作日就能办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20日下午,在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刚刚办完一笔业务的谭莹莹满意地说。
对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优化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带来的便利,市工商银行客户经理吕廷兵也有切身感受。“我经常来办理抵押业务和解押注销业务,原来办理抵押大概需要10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5个工作日;原来办理解押和注销的时间是5个工作日,现在减少为2个工作日。时间大大压缩,效率大幅提高,给我们、特别是给客户带来了很大方便!”
据了解,自今年11月22日起,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将部分登记业务向社会承诺的时限,进行了调整。通过这次调整,大大减少了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也减少了群众的等待时间,同时实现了服务质量与办事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还开展了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通过这些服务措施,让群众少跑腿,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也让我们的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郝建说。
不动产实现快速登记,正是莱芜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事创业,近年来,市编办积极推动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在做好“放管结合”文章的同时,围绕提升群众切实的获得感,不断延伸“服”的范围,提升“服”的质量。今年市编办牵头编制公开了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市、区、镇(街)三级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分别为636项、776项、1494项,配套的服务指南明确了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编制了年检事项目录和政府指定培训事项目录,规范了村(社区)开具的证明,进一步削减了各类繁杂手续和重复证明。推动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社会推出了第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群众办事更为舒心便捷。
杨子琦是城市发展集团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20日下午,为了办理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他再次来到了市政务服务大厅市规划局窗口。“在办理和园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过程中,我们先将建筑方案报送市规划局提前审查,市规划局告知我们哪里不符合要求,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回去后,我们马上对方案进行了修改,然后重新报审,今天顺利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杨子琦介绍说,“市规划局的提前审查,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办证速度。这个审批流程非常合理,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让我们企业感觉非常便捷高效。”
杨子琦的“获得感”来自于莱芜市近年来推动的政务服务改革。自去年以来,莱芜市积极研究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对外推行“一门式”综合服务,设立企业登记注册和企业投资项目窗口,实行“一门受理、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对内实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将审批过程分为立项、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办证五个阶段,(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晨刊讯(记者孙菲菲通讯员赵帅吕晓)“感谢检察官为俺们做主,那个打人的赔了药费,也判了刑,俺心中的怨气也销了。”12月21日,记者从钢城区检察院获悉,近日,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亲属专程赶到钢城区检察...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