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王凤娟 通讯员 吕同举
“按照打造全国一流绿色矿山和区域性标杆企业的目标要求,我们投资850余万元,对800余个小项进行了集中反复整改……11月8日,公司南港里石灰岩矿通过市级审查,成为全市第二家通过达标验收的企业。”12月20日,记者来到鲁碧公司,该企业负责人王梅阳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介绍了企业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今年以来,钢城区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严格按照《市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整治方案》要求,合力攻坚强落实,重拳出击抓成效,不断加强整治力度,去小存大,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全方位遏制“小、散、乱”,使全区矿山在经历过转型的“阵痛”后获得“新生”。
分类甄别定基调
尘土飞扬,这是以往大部分露天开采矿山的真实写照。“掰玉米棒子的时候,庄稼地里都进不去人,玉米秆和叶子上满满一层灰”,这让矿区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
面对群众的不满,钢城区主动担责,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露天开采砂石矿山综合整治工作。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爆破作业、交通运输、林业保护、税费缴纳等8个方面部署了综合整治工作。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配合”监管体系,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露天砂石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当地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区里建立调度通报制度,对集中整治各责任单位不作为、慢作为的,进行严肃查处。
据了解,钢城区露天开采砂石矿山企业达到20家,“小、散、乱”情况突出。这些矿山大部分技术落后、缺乏资金支撑,多数业主存有观望心理,认为露天矿山整治是一阵风,风停了,就糊弄过去了。针对这一情况,由市国土资源局钢城分局牵头,组织环保、安监等6部门对全区20家矿山企业逐一进行实地摸排调研,分类梳理,与业主一一面对面座谈,巧算经济账,聘请资质单位对各矿山剩余资源储量进行核查,最终确定3处强制退出、7处协议退出、10处改造升级。
实干方能出成效
为倒逼企业整改,市国土资源局钢城分局协调公安部门停止了爆破物品的供应,从源头上掐断企业“念想”,让改造升级单位一门心思抓整改;为防止退出企业边整改边生产,钢城区对执法力量进行重点倾斜,加大了巡查力度,采取“露头就打”的方式,开展全员执法、夜间执法、综合执法,查封、扣押非法开采设备80台次,拆除非法选洗设备42处,非法加工设备21处。
在露天矿山整治工作中,指导企业整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为此,钢城区组织企业到南方先进矿山参观考察,用先进理念武装起矿山企业负责人的头脑。并根据每家露天矿山实际,牵头编制了矿山升级改造建设方案,制定出“三个阶段、六个标准”,让企业做到心中有数、干有标准。此外,钢城区还组织力量,坚持每周到矿山企业巡查,按标准逐项核查,督促企业整改进度,帮助企业解决整改中遇到的难题,并督导整改发现的新问题。鲁碧公司南港里矿原设计整改项目700项,本着边整改边发现边解决问题的原则,累计增加整改项目83项,让整改标准更加严格细致。
据市国土资源局钢城分局局长吕军介绍,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是在全市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一项工作,各矿山企业情况不一,整治标准存在差异,没有“样板工程”。为此,钢城区积极探索,使合力、聚焦点,以鲁碧公司小上峪矿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集中整治。公司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按照规范标准对露天料场修建了防风抑尘网;对入料口和出料口安装了喷淋设施;对矿山采场内部道路安装了喷淋管道和喷头;对进出场的运输车辆设置了车辆自动冲洗设施和两级沉淀池;对部分损坏的厂内道路进行了修缮……切实为广大露天矿山树立起“标杆”引领整改。
新闻推荐
在导线上带电安装夜光安全警示牌,既不影响大项目建设的安全施工,又确保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太阳能“警灯”防“红线”
□本报记者刘琴通讯员王宪才近年来,地方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如雨后春笋,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受地方规划的影响,线下违章开发、建房、植树甚至线下违章爆破等行为时有...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