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和美艺术团:何专业看齐 在基层扎根

来源:鲁中晨刊 2017-12-20 23:20   https://www.yybnet.net/

这几天,在寨里镇大渔池村的一所废弃小学里,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民间剧团在排练,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65岁。而唱戏的民间剧团的演员,平均年龄也在50岁以上。

这个民间剧团名叫“农高区和美艺术团”,演职人员只有31个人,66岁的苏增春是剧团团长。

■记者 谢娟

如今,电视、网络等娱乐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戏曲表演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但在乡村,民间剧团演出依然充满活力和朝气。和美艺术团最早是大渔池村发起的民间剧团。2016年,在村“两委”的协调下,苏增春接手了剧团,通过文化局审核,民政局发证,注册资金10万元,正式成立了自办剧团,现有演职人员31人。剧团成立后,已成功排演了不少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必须得说一说的是他们改编和排演的现代剧《安度夕阳红》,这幕戏倡导孝敬老人尊敬长辈,是山村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每次演出都极受欢迎。“台下的观众一边抹泪一边看,看完戏还跑到后台来拉着我们的手一遍遍说演得好。”说到这里团长苏增春有些激动。

和美艺术团虽属草根剧团,但他们的成绩和魅力却很大。剧团成立之初,团长就坚持剧目质量不放松,因此在去年的莱芜梆子剧目展演中获得优秀剧目奖。“我们虽然来自基层,是民间剧团,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就是接地气。我们所创作演出的节目,不管是小品、短剧,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老百姓喜欢看。我们都是业余的,但我们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绝不糊弄观众。剧团成立之初,人员少,我们演过一段时间传统戏,也很受欢迎,但我们不满足,我们还是看重探索原创。”苏增春说,我们也有不足,我们在题材、技术上不如那些专业院团,硬件设施也差得远。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专业的排练场,现在的排练厅就是跟村里借来的废弃小学。

“我们现在面临着资金短缺问题,演出设备、人员培训等多种制约,剧团发展着实困难。不过我们一定能坚持,因为我们都热爱这个行当。剧团现有演员31人,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最小的也40多岁了。缺少青年演员,演员青黄不接、行当不全,梯队建设跟不上。”苏增春说,剧团创排十分艰辛。

和美艺术团是个综合艺术团,队员歌曲、戏曲、小品表演等都需要学习。一直让苏增春揪心的是团员的培训,“这么多年了,我们基本上是自己培训自己。团里几个演出经验丰富的算是指导老师了。大家学习其它剧种,都是看着录像学的。我们也想请专业老师来指导指导,可这请人辅导一次怎么也得几百元吧。别说是天天请,就是一周请一次,我们也负担不起啊。”

迈步艰难的和美剧团

有时候团长苏增春也会上场过过瘾

团长苏增春和演员一起研讨剧本

乡村剧团的乡村坚守

在农村“大舞台”上,像和美艺术团这样的乡村剧团还有不少。这些剧团的成员农忙下地干活、农闲演戏,自创、自编、自演身边的人和事,农民亲切地称其为“草根明星”,说看他们的节目过瘾。

是什么让和美艺术团这些演员坚持下来的呢?

“没别的,就是热爱。”苏增春说,我们剧团能走到今天,全凭我们团员对莱芜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满腔的热情。老百姓爱看,演员热爱,就是剧团发展的最大动力。我们几乎没有主创人员,但我们又人人都是主创人员,导演、编剧、作曲、舞美、服装设计,这些都靠我们演员自己。

“剧团最大的开支是买服装和道具。一套戏服便宜的要几百元,贵的都好几千。起初我们都没几套戏服和道具,现在团里的家当还是以前淘来的便宜货。大部分道具和演出用的戏服,都是我们团员自己动手做,因为我们真的很穷。”团长苏增春有些无奈地说,作为一家完全自力更生的民间剧团,剧团创收主要靠农村和企业“请戏”,但我们剧团才成立了不长时间,这种自营业性演出的机会并不多,剧团连买茶叶的钱都没有。目前,和美艺术团虽然每年能从政府安排的文化演出中拿到一定补贴,但是演一场也不过1000元,演员们一分,也分不到几个钱,每个人一场能分个二三十元。演出的场次也不多,去年一年,我们一共演了26场,今年到现在,才演了十几场。平时创排新戏需要大量时间,也会影响剧团的收入。排练的时候团员是没有钱分的,有些人住得远,来回要坐车,车费只能自己掏腰包。有时候外出演出,还得租车,很辛苦。

谈起队员的排练,苏增春说:“尽管平常排练没啥补助,每场演出的演出费也只是象征性给个二三十元,但只要出了新剧目,大家每天都会坚持排练。一年多来大家风雨无阻。实在不能来的也会请假。”

剧团发展寻找新出路

毋庸置疑,乡村剧团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老百姓也喜欢、需要乡村剧团,像这样的剧团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丰富文化娱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经费、人才、剧目、水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这类民间业余剧团的发展。如何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扶持这些业余剧团的发展,让他们在构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下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剧团发展虽然困难,但是我相信只是暂时的,我们一定能走向成功。对于剧团今后的发展,我很有信心。剧团也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苏增春说,五年之内,我们要把剧团办成正规化的现代剧团。招募一些年轻演员,送剧团演员去培训班学习,增强业务能力,把剧团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在村里演出,剧团的发展不能光靠政府的补贴,我们得走出去,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多出精品节目,紧扣时代主题,争取能多去城里的企业、社区演出,让更多的人感受我们和美艺术团的魅力。

新闻推荐

雪野农博园有个“小海南”

寒冷的冬季,去莱芜雪野农博园吧,因为它园里有“温暖小海南”。在本报还能买到优惠半价门票,咨询电话:18505312877。雪野农博园位于莱芜市北部雪野旅游区花峪村,远离工业区,距济青南线雪野出口3公里...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和美艺术团:何专业看齐 在基层扎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