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萌萌 通讯员 王宪才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随着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处于深山野岭的电网巡视运维成为每个巡线员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今年的巡线大有不同。“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铁塔,就连铁塔上的附件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管郑永很自豪地说。
1
大雪封山封不住电子眼
12月14日凌晨,一场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悄无声息地降临莱芜,鲁中山区顿时银装素裹。
在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巡线员们围坐在一起,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220千伏翟钢线I线、翟钢Ⅱ线进行巡视,仔细检查每一基杆塔的积雪情况和线路浮冰情况。“要是在往年,大雪封山以后,车辆进不了山,我们只能每人拄着一根木棍踏雪巡视。今年就不一样了,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看到几十公里以外的线路情况,连每一个绝缘子都能看清楚。”输电运检室一班班长许向群一边移动鼠标,一边指着屏幕介绍。
许向群介绍,大雪封山封路以后,人员车辆根本无法外出正常工作,即使巡视人员出得去,厚重的积雪也会给巡视人员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眼”巡视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监控人员轻点鼠标,一个个“电子眼”不断转动、伸缩,依靠移动通讯设施把电子眼观察到的信号传输回来,值班人员可从电视屏幕上清清楚楚地看到导地线和杆塔本体、线路走廊等实况信息,一旦发现线路设备有较严重的覆冰,可以立即组织人员进入现场排除影响,有效地防止导地线覆冰舞动,同时还能更清晰地监控线路遭遇外力破坏的情况,确保了大雪封山线路巡视“零障碍”。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是输电线路运维的重要内容,莱芜供电公司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线路防外破。“电子眼”的推广应用不仅助力雪天巡视,更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线下隐患,有力保障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吊车司机师傅,高压线下作业很危险,请您暂停作业,我们马上派人监护您的作业安全。”10月19日,正值十九大保电的重要时刻,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巡视人员通过输电线路在线监控系统发现110千伏汇羊I线#21-#22塔线下有挖掘机正在进行施工作业,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立即通过图像监拍终端的语音功能发出提醒,及时避免了一起外力破坏事件。
近年来,莱芜供电公司积极推广应用远程在线监控,安排专人在监控室对输电线路进行远程监护,切实确保该处施工安全进行,严防外破故障发生。该系统有效提升了运维人员的巡视能力和设备巡视质量,成为线路防护的又一“利器”。该系统借助微机网络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把监控设备应用到线路安全管理上,成功解决了边远山区、事故易发地段的线路巡视难题,对跨越铁路、河流、高速公路等重点地段实现了在线视频全覆盖,24小时实时监控输电线路危险点,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移栽树木、吊车作业、山火等危及线路安全的行为。
图一:工作人员应用超声波及X射线绝缘子探伤技术,对220千伏线路进行检测,准确判断出隐患并进行处理,为设备稳定运行解除了威胁。图二:无人机对线路进行模拟巡检。□记者 李萌萌 提供
2
高压线上“警灯”闪,线下施工更安全
近年来,地方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经济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受地方规划的影响,线下违章开发、建房、植树甚至线下违章爆破等行为时有发生,给电网安全运行埋下了重要隐患。
目前,在莱芜市110千伏汇口线25-27号杆之间,莱城工业区招商引资项目“汽车后桥”生产基地正在热火朝天施工中,挖掘机、装载机和大型施工车辆在导线下方来回穿梭,稍不注意就会引发重大停电事故,严重影响着线路的安全运行。
8月29日,莱芜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带电班在110千伏汇口线25-27号杆和方范线8-9号杆之间的导线上带电安装了“高压危险保持6米距离”的夜光安全警示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安装的警示牌两边还多了一串太阳能“警灯”。“别看多了这串太阳能警灯,效果可大不相同,白天有夜光警示牌,晚上频闪的警灯和夜光警示牌交相辉映,24小时提醒过往车辆或行人注意上方的高压输电线路,可以有效预防外力破坏。”负责安装太阳能警灯的带电班班长陈顺东介绍了警灯的妙用。
今年以来,随着全市各经济园区新上项目的启动,高压线下施工的车辆日渐增多,给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提前预警防范外力破坏,莱芜供电公司对输电线路线下施工隐患进行了集中排查汇总,制定了预警措施。他们从护线宣传入手,积极下发护线宣传单、给施工单位下发防范通知书和《致驾驶员朋友的一封信》,发动沿线群众群防群治。对重点防护线路段,他们加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电子眼”进行24小时盯防,对重点施工现场,安排专人现场盯防。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对施工线段输电线路杆塔悬挂“高压危险”和“导线悬挂保持安全距离”的夜光警示牌,在导线上安装太阳能“警灯”,既不影响大项目建设的安全施工,也确保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你们这规矩立得好,以前夜间施工看不见摸不着,很容易造成线路故障,现在装上这串警灯,不仅白天醒目,晚上更清楚,时刻警示我们,决不能越过‘红线\’破坏了规矩。”工地建设施工人员说。
3
无人机巡检,隐患不“隐”
“气象条件满足飞行要求,无人机可以正常起飞……”11月27日,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一班无人机小组对220千伏莱钢线、莱棋线#21--#26共12基杆塔进行精细巡视,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助力电网迎峰度冬。
“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掏炭的,仔细一看是巡线的。”曾几何时,人们常常这样形容电力巡线工人。即使是在供电企业内部,线路检修工、巡线工也是公认的苦活、累活。每年一到秋冬季节,他们就要提前对线路进行仔细巡视检查,用望远镜对线路铁塔逐基进行巡视,对关键部位甚至要登塔巡视。今年的巡视与以往不同,进入11月份以来,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积极开展无人机精细巡视,重点对在工厂密集区、人口密集区以及地形复杂区的线路进行巡视,无人机可以在这些区域来去自如,避免巡视人员绕行的困扰,降低劳动强度,有效节约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空中近距离检查杆塔导地线挂点、复合绝缘子以及金具状况,做到缺陷隐患早发现、早治理。截至12月14日,他们开展无人机精细巡视杆塔502基,巡视线路260余公里,发现缺陷及隐患24处,及时对缺陷进行消缺处理,确保线路在迎峰度冬期间健康稳定运行。
“对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特殊线路,登杆塔检查是惯用的传统手段,一个工作组一天只能完成四五基杆塔的检查,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风险。今年我们通过无人机飞拍代替传统的登杆塔检查,仅需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整基杆塔的金具、通道、导地线检查,特别是只要在视距范围内,就可以在公路边起飞,不用再翻山越岭到杆塔下,效率是人工巡检的十几倍。”郑永是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管,据他介绍,无人机能使线路巡检更加精细化,对导地线断股和金钩、金具松脱及销子缺失、耐张线夹异常等一系列肉眼难以察觉的缺陷,无人机都能准确监测,自从应用智能巡检设备以来,巡线人员不用攀登杆塔便能快速排查线路故障隐患。
“下一步,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无人机巡视,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点,将无人机巡视和人工巡视紧密结合,使线路巡视更加高效,电网维护更加及时,线路运行更加可靠。”
新闻推荐
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把质量和信誉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了一系列荣誉,订单源源不断:克莱斯勒的“莱芜制造”
┬记者张鸿儒克莱斯勒是美国的著名汽车公司,是享誉全球的轿车和商务汽车生产商。在克莱斯勒品牌的汽车上,就有来自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零部件。这家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之所以能漂洋过海闯入...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