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冯建华 通讯员 单美连)12月14日,天上还飘着雪花。在钢城区艾山街道雁埠村,村民们自发放起了鞭炮。原来,就在这天,村里的两条生产路正式贯通了。
雁埠村有270多户,800多口人,700多亩地,村民靠种玉米和谷子等农作物补贴家用,是市级贫困村。“不下雨的时候,出门一身土,下了雨之后,又弄一身泥。”说起村里以前的路况,一位村民愁眉不展。
刘震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人员,今年8月1日被选定到雁埠村任第一书记。刘震来到村里后,与村“两委”成员及一起包村的同志,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当了解到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时,刘震便下决心为村里修一条路。
之后,刘震积极协调各方人力、物力、财力,筹划为雁埠村村内、村外修建1616米长的两条生产路。其中,村内生产路长856米、宽5米,村外生产路长760米、宽3米。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11月底,新修建的生产路正式完工,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现在出门可踏实了。”路修好了,村民王延利笑得合不拢嘴,“去地里干活,再也不愁得慌了。”“下一步,我们决心扎根雁埠村,努力改变村容村貌,为村民多办实事、办好事。”刘震说。
就在记者为该村的发展变化感到欣喜时,刘震拿出一张照片摆在办公桌上,这是一张凌乱的照片,一条泥泞的小河沟周边长满了杂草,还有几位村民在洗衣服。“这是村北的一条300米的水沟,常年以来生活污水和灌溉用水合流,不仅有碍村容村貌,村民用水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对此,明年我们争取资金加以改造,根据自然流向修砌,实现污水分离,减少农田污染。”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会成说,自从刘书记来了以后,村里大变样,资金不断注入村庄建设,且没有花村里一分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群)12月19日,省总工会副巡视员周克民一行来莱芜市对“查保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第二次集中督导。通过随机抽查,莱芜市固德化工有限公司、东岳汶河氟材料有限公司、莱芜市辛庄煤矿有限...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