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辛庄镇侯家台村特色产业势头强 脱贫攻坚步伐稳

来源:莱芜日报 2017-12-20 06: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特约记者 冯建华)在侯家台村庭院扶贫点,9个黑木耳大棚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大棚内挂着近千个菌包,木耳长出成品后,进行采摘、晾晒,统一进行订单式销售。

时下,正是采摘木耳的最佳季节,记者于12月18日赶往该处时,荣兴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家余正在收集晾晒好的黑木耳。当问及这些木耳为什么远销美国时,他说:“我们种植的木耳不仅色泽鲜亮,而且厚度在3毫米以上,口感好,才得以卖到国外。”

刘家余说:“一个棚是600多平方米,产量在3000多斤左右。”种植黑木耳有讲究,首先是材质,在经过多次试验后,用当地的果树木来代替普通用的槐木一类来做菌包效果更优。其次是

水质,用于灌溉的水取自于地下200

米的水,以便提高木耳口感。“我们改变传统地面摆铺种植的办法,采取吊袋养殖,充分利用空间增加产量和利润,一根绳吊5袋的话,就相当于1亩地顶5亩地用。”

品质好、产量高使得如今的黑木耳市场越来越大。就在攀谈时,该村党支部书记侯学斌兴冲冲地走过来,道出了一个好消息,在莱芜第一书记扶贫超市专柜的黑木耳很畅销。他告诉记者,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今年11月10日,带到专柜的黑木耳销售一空,紧接着12月10日,超市工作人员来把现有的300多斤黑木耳全部带走,正在热销,并叮嘱产出的黑木耳可直接运过去。

“不只是本地居民,就连美国的农场主也来购买。”侯学斌说,今年6月份,一个东北客商闻讯来到种植基地,在对基地的生产、加工、配料等情况进行充分查看后,几经交谈,最终签订了一份20万元的采购协议。第一年种,销路却已不是问题,让大家更有信心继续做大做好。

为了扩大黑木耳的种植面积,刘家余计划于2018年再建2万平方米的大棚,并增设自动检测水分、温度和阳光之类的设备来提高技术含金量。

侯学斌说,侯家台村是省级贫困村,为早日摘掉贫困帽,村里尝试了多种脱贫途径。现如今,在市、区、镇三级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村里的家兔养殖以及葫芦、黑木耳等诸多项目都顺利开展起来了,还有节水灌溉和零部件加工等扶贫产业也都运作有序,贫困户就近就业,在家门口挣钱,不仅让贫困户有了经济来源,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我们也将把集体收入用于民生,让大家生活更加美好。”

侯学斌说,政策引导、集体经济、土地流转、庭院经济等都极大地加快了脱贫步伐,该村或将率先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莱芜供电拉网式检测迎峰度冬

□王宪才左丰岐11月14日,国网莱芜供电公司组织带电检测技术人员对110千伏苗山变电站进行拉网式检查,积极备战电网冬季负荷高峰,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110千伏苗山变电站是运行多年...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辛庄镇侯家台村特色产业势头强 脱贫攻坚步伐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