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鹿振林 通讯员 高振华
安全生产是根红线,安全生产重如泰山。
今年以来,全市安监系统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抓手,深化行政审批服务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安监工作水平,努力实现“让生产经营更安全,让安监人员更安心,让领导群众更放心”。
从下面几个小故事,可以管窥全市安监人的责任与担当。
安全文化观摩会上“挑刺”——安监工作越挑剔,领导群众才更放心
不久前,市安监局组织了一次全市安全文化“四个创建”观摩推进会议,参加者有安监系统干部职工、企业代表、基层村(居)代表等100余人。
这次观摩会,既是对先进的褒扬,也进一步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市安监局局长刘慕平却“挑起了刺”。在鹏泉街道观摩时,他说:“宣传栏图文并茂,制作精美,但宣传内容要‘与时俱进\’,不能贴上去就成了‘铁板一块\’。”
刘慕平建议:“要及时更新、更换宣传内容,如夏季要重点防范儿童溺水、冬季要突出防范煤气中毒,让安全知识常伴居民身边。”大家听了频频点头。
“四个创建”,意义深远。市安监局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各级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提升全民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科技知识,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村里有了“安全协管员”——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鹏泉街道大桥社区的居民胡海玉,最近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了社区的安全协管员。
大桥社区有7家企业,居民、企业共存的现状,让安全生产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每周,胡海玉都到社区里的各企业进行安全检查。
市、区各级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让胡海玉成了“安全通”,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的企业物料堆放在消防通道,有的企业电闸还是老式的闸刀开关……只要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胡海玉就给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报上级安监部门备案。
胡海玉的新使命,来自于市政府的一份红头文件。今年,莱芜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通过发挥村(居)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市安监局将工作做实做细,真正将安监责任落实到基层毛细血管。
以鹏泉街道为例,已实现了70个村(居)安全协管员全覆盖。有责任,更有保障,在企业较多的工业园区,安全协管员每年能拿到3000元补贴,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向基层一线延伸。
手指一点,全市安全信息尽在“掌”握——“智慧安监”助推安监全面升级
企业:山东莱芜美星化工有限公司
自查问题:企业员工的防护装备配备不全
整改时间:一周内
整改结果:已完成
在市安监局,法规科的工作人员纪兆云点开手机“智慧安监”APP,展示了部分功能,让人啧啧称赞。
在“智慧安监”后台,所有数据汇聚成全市安全生产大数据。目前,全市已有市区企业600余家企业参加了“智慧安监”平台培训,(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邹建明)11月26日—27日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会议在莱芜市召开。来自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贵州航天云科技的专家就数字化智能化作了讲解,莱芜市新艺粉末冶金、九佳紧固件作...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