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蚕茧收获的日子,希望能卖个好价钱。”7月5日,忻城县遂意乡弄江村脱贫户蓝生新和妻子比往常早起了一个小时。老两口看着蚕房支架上满满的蚕茧,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外出打工没人要,在家种桑养蚕,有钱赚,还过得自在。”蓝生新话音未落,蚕茧老板的小车便开到他家大门口。
今年67岁的蓝生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蓝日平成家后自立门户,日子过得不错。蓝生新与妻子、二儿子单独一户。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等程序,蓝生新这一户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不光荣,对二儿子娶媳妇有影响。”蓝生新决定种桑养蚕、养母猪、育肥牛,争取尽快脱贫。于是,他默默地发展种养业,与大儿子摆起了“擂台”,看谁收入高。
60岁本该是退休享福的年纪,可年过六旬的蓝生新是一个敢于与年轻人比拼的老人。去年,蓝生新大儿子种3亩桑,他就种4亩;大儿子养3头母猪,他就养4头;大儿子育肥牛2头,他就育4头,每一样都要超过大儿子。“有兜才有收,付出就有收获。”蓝生新感觉自己身体“杠杠的”,便从种养数量上与大儿子比拼。
“老爸,你不要太好强,到时别怪我不帮你。”去年初,蓝生新刚卖了2头大肥牛,不到一个星期又买进4头小牛,大儿子担心要帮忙割草,便嘟嚷起来。“除非病倒卧床,我谁都不麻烦。”蓝生新说到做到。每天晨曦初露,他和妻子就出门干活。他们推着一辆木车,车上拉的是牛粪、猪粪,晚上又推着一车牧草、桑叶或桑杆回家。
蓝生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村里众人皆知。桑园里,他家的桑叶最大;牧草地,他家的牧草长得最高。于是,他家的桑叶、牧草往往“供过于求”,大儿子因此常常“沾光”。蓝生新坚信:种好桑才能养好蚕。去年,他种的4亩桑叶大肥厚,大儿子摘自己地块的桑叶1小时满1袋,他半小时就摘满了,摘桑叶工作量少近半。“我去年养蚕有3万元收入,大儿子最多1.5万元,年轻人有时也比不过老汉。”蓝生新不甘示弱地说。
猪圈牛圈干净、整洁是蓝生新养殖成功的经验。易地扶贫搬迁之前,他家的木瓦房一楼养猪、养牛,二楼住人。虽然一楼光线、通风不太好,但非常干净,没有什么臭味。“端饭到这里吃,我都能吃得下。”帮扶联系人潘爱花赞叹蓝生新的除臭秘诀。其实,“勤”是蓝生新最大的秘诀。每当猪、牛排粪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处理干净,丝毫不留。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的猪圈、牛圈环境卫生也有所改变。“环境不搞好不行,老人看不过会动手帮忙。”大儿子蓝日平说不好意思让老人受累。
去年12月,蓝生新的4头肥牛全部出栏,最大的一头卖了1.2万元,小的也卖到9千元。4头母猪平均每头产猪仔12只,全年卖小猪48只,纯收入5600元,当年光荣脱贫。“不管是养牛还是养猪,都搞不过老爹。”大儿子心服口服。
今年3月,不幸的是,蓝生新和大儿子的6头母猪全部死了。之后,大儿子蓝日平夫妇分头外出务工,一个在柳州石头厂,一个在县城电子厂,年轻夫妇打算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蓝生新老当益壮,说在家也要干出一番成绩,于是计划从种桑养蚕和育肥牛入手,扩大种养规模。上半年,蓝生新收获6批蚕茧。看着一天天肥壮起来的4头小牛,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蓝艳青
新闻推荐
特大暴雨将造访来宾 ◆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需防范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7日,受强降雨影响,忻城县欧洞乡发生洪涝灾害。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李冠才通讯员石佳连文/图)昨日一早,柳州迎来大范围暴雨...
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