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忻城县马泗乡龙图村黄海琴一家,当地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一家子总能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诠释出‘家就是爱的港湾’的真谛。”
今年32岁的黄海琴是贵港市人,中专毕业后到广东务工,下过车间、干过家政,后来结识了马泗乡龙图村青年金举兵,被他的踏实肯干打动,最终两人结为夫妻,并随夫返乡创业。从城市嫁到山村,这个“80后”姑娘没有一丁点“小姐脾气”。她与丈夫互敬互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了全村家庭学习的榜样。
2012年,黄海琴在村委工作期间,主管妇女工作及其他事务,虽然工作内容繁杂,但她毫无怨言。因工作关系,需要黄海琴三天两头地往6公里外的乡政府跑,但她不会骑车,每次都是丈夫骑摩托车载着她来回,风雨无阻。村里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既佩服她的敬业精神,又羡慕夫妻俩的恩爱和睦。
由于龙图村山多地少,黄海琴夫妻俩不断尝试产业创新。在政府的支持下,夫妻俩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20亩山地套种豇豆,并在后援单位的帮助下与柳州市某食品加工企业合作,以每斤不低于1元钱的保底价销售豇豆,同时还种植了一片山葡萄和几十亩百香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不仅让黄海琴一家子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建起了乡村别墅,他们家也成了贫困群众心目中的“致富能人”。于是,夫妻俩带动村民一起种植百香果,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除了发家致富有一套外,在教育孩子方面黄海琴夫妻俩也很有想法。他们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影响最大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夫妇俩孝顺长辈、遵纪守法、提倡节约、诚实守信,为孩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很平常。”黄海琴说,无论获得“最美家庭”与否,她都会和丈夫好好经营家庭,做好儿媳妇、妻子、妈妈的角色。
图为黄海琴一家合影。
新闻推荐
凝心聚力 参政议政 共谋发展 政协来宾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各小组讨论侧记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本报记者樊荣华摄)中国共产党界别讨论。(本报记者刘京平摄)委员发言。(本报记者马婧摄)委员参加讨论。(本报...
忻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忻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