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忻城新闻 > 正文

改变旧观念 厂上迎蜕变 ——本报“精准脱贫驻村调研”采访行走进忻城见闻之二

来源:来宾日报 2018-06-28 10:04   https://www.yybnet.net/

6月27日,验收组来到厂上村加立屯贫困户家中检查牛的耳标,核对贫困补助资金落实情况。

27日,是本报“精准脱贫驻村调研”采访行第三小分队来到忻城县思练镇厂上村的第二天,记者们将注意力转到了扶贫产业上。

据悉,厂上村的特色产业主要以种桑养蚕、种植糯玉米等产业为主,育肥牛和种植百香果为辅。按照“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指标来看,其特色产业指标是达标的:全村种桑养蚕达538户,覆盖率达68%;种植糯玉米有635户,覆盖率达80%;育肥牛有216户,覆盖率为30%;种植百香果有47户,覆盖率为6%;桑蚕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畜禽养殖合作社各一个,共带动贫困户33户。

但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也发现,自然条件恶劣(表现为季节性缺水)、青壮劳力缺乏、得过且过的旧观念根深蒂固,仍然制约着厂上村的产业发展。以养蚕为例,里正屯500户群众几乎家家养蚕,是厂上村养蚕最多的自然屯。这里养蚕的都是中老年人,有些群众既不重视消毒卫生,饲养规模也小。每年头两批蚕还正常,到第三批蚕的时候,乱丢弃的死蚕和蚕沙就会污染养蚕环境,有的家庭的这批蚕就因此“全军覆没”。

驻厂上村的“第一书记”蒙登云来自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虽然桑蚕不在本单位的业务范围内,但学过兽医技术的他还是认识到卫生消毒的重要性。“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贫困户,他们都有怕麻烦的心理,有的一户小打小闹养5000只蚕,出茧少收入低;有的直接在自家大厅养蚕,卫生条件差蚕容易生病。”蒙登云告诉记者,尽管有多年养蚕的传统,但是蚕边养边死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这样是难以致富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解决思路是提高种养的科技含量,同时发挥有经验的种养能手的作用。

6月12日,蒙登云邀请县农业局的专家来给村里40多位养蚕群众上课,从桑树护理到蚕沙无毒处理,一步一步地提醒他们。养蚕近30年的罗佳仁告诉记者:“之前我就有想法搞小蚕共育,听了专家的课后我更有信心了。如果我们家家都按专家的要求不乱扔蚕沙,养蚕肯定能成功。”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村委副主任姚秀芳带领6位村民到别的镇去学习养牛技术。育肥牛是忻城县近年力推的脱贫产业,贫困户将扶贫补助资金用于前期养牛的各项开支,减轻了风险和压力。但是如何把好选牛第一关,厂上村仰仗的是一位能人——蓝凤领。他养牛30年,练就了一副识牛的“火眼金睛”。蓝凤领说:“我的合作社有12户贫困户加入,起初把牛交到他们手上时,他们还埋怨我‘怎么挑了这么瘦的牛?\’我告诉他们,育肥牛的关键是选瘦且健康的牛,然后经过两三个月的精心饲养后卖掉挣钱,他们才恍然大悟。”

在厂上村期间,记者遇到了由县财政、农业、畜牧兽医三家单位派人组成的验收组,对该村今年第一批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育肥牛育肥羊项目进行抽查。验收组负责人告诉记者:“厂上村这笔专项扶贫资金用得很到位,贫困户增收脱贫大有希望!”□本报记者 卢鑫 韦朗城 欧承鑫 黄伟 文/图

新闻推荐

来宾市人大调研组调研忻城教育工作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 促进教育发展

忻城应该建多少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些幼儿园、中小学应该规划多大面积?如何解决“大班额”问题?6月12至13日,市人大调研...

忻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忻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变旧观念 厂上迎蜕变 ——本报“精准脱贫驻村调研”采访行走进忻城见闻之二)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