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危受命,短时间内让一个管理落后的学校变得井然有序;他狠抓教学质量,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让以薄弱学校生源为主的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三,优生数量占全县40%。他,就是象州县民族中学校长李文启。2017年教师节,李文启被评为象州县“十佳校长”。
临危受命整校风
象州县民族中学搬迁到新校区之初,学校建设不完善,分别来自5个乡镇的学生未能融洽相处,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校的社会声誉急骤下降。“非常时期”,2016年2月19日春节还没过完,一纸文件把李文启从象州县民族中学副校长提拔为校长。
“如何在短时间内扭转民族中学管理落后的局面?”这是李文启接手民族中学管理的指挥棒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李文启认为,一个学生的习惯养成需21天以上,一个学校的校风初步成型也需要一定时间,而开学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时期。为此,在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他和学校班子成员带头,把值周教师分成早、中、晚三组,每组40人,对学生早上起床、吃早餐、进教室、吃午饭、午休、晚饭、晚睡等事务进行严格管理,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1点以后。值周老师既要管学生又要上课,很多老师都向他喊累,一些老师感觉快要崩溃了,甚至在微信上发牢骚说“跟李文启工作要脱一层皮”。
但李文启深知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他鼓励大家“脱层皮也要坚持办名校”,而他自己也是带头执行。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校园管理、师风学风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纪律好了,老师们上课也轻松了,大家都纷纷表示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咬定目标办名校
上任不久,李文启就提出了他的办学思想:以“体验成功、自信成长”为办学理念;以“把民族中学办成全县最好的学校,办成象州名校、来宾名校乃至广西名校”作为办学目标;学校不光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地方;坚持“既民族又现代”的特色办学思路。
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李文启实施了学校名师工程,以名师带动学校的发展并取得了喜人成果。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有8位教师获得各级教学大赛一等奖,其中一名老师获全区生物课比赛第一名,另一名老师获全区历史课比赛二等奖,名师培养成绩显著。
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针对民族中学学生都是来自象州最边远、小学教育相对薄弱的五个乡镇,基础与先进乡镇特别是县城另外两所初中差距明显的实际,李文启制定出“七年级补平基础,八年级全面提升,九年级实现飞跃”的“低进高出”教学提升策略。目前,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15级学生在七年级刚进学校时总体综合分值排全县第五名,现在已站稳全县前三名,优生人数由七年级时进入全县前300名有78人增加到目前120人之多,优生人数占全县的40%。
在李文启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象州县民族中学办学特色初显,如民族文化进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书香校园等已初具规模,而该校也成为象州县展示办学成果的一个窗口。□龚坚
新闻推荐
今报象州讯(记者颜强通讯员王智辉)9月2日晚10时许,象州县罗秀镇南岸村矿井因渗水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在井下作业的一名矿工被困。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被困人员于9月3日上午9时许获救,没有生命危险。9月2...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