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两后生”来到学校,他们的命运即将改变。
“真没想到,我还能够重返校园!”贫困学子肖颖走进来宾市技工学校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9月6日,来宾市技工学校迎来了来自象州、武宣等县(市、区)253名“两后生”,这些出身贫寒、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求学的年轻人,他们的命运即将因为一项政策而改变。
“两后生”是指在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年龄15至22周岁,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及应、历届学生),今年入学的肖颖便是他们中的一员。肖颖今年21岁,来自象州县石龙镇,由于小时候体弱多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费巨大,导致贫困。读完初中后的肖颖早早就踏上社会闯荡,在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以后,他渐渐开始怀念起校园生活。正巧这个时候他接到村委干部的通知,得以实现他重返校园的心愿。肖颖至今都觉得难以置信,“村委干部那时候打电话来,说有政策可以让我读书,还不用花钱,我很惊讶。不过,有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儿子,要珍惜这个机会,妈妈希望你认真学习,成功成才。”区松林也是今年入学的“两后生”,亲自送他来上学的母亲覃大姐淳淳地叮嘱儿子,不要辜负了党和国家的期望。区松林家住象州县水晶村委,他们家有3个孩子,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在区松林高一时发生了变故。父亲不幸患上肠癌,急需钱治病,而姐姐、妹妹也要上学,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区松林毅然决然地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挣钱。虽然一家人苦苦支撑,但父亲还是离他们而去。不过,就在今年7月,20岁的区松林接到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通知,有一个“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本就对高中生活留有遗憾的他激动万分。“没想到我还能有重返校园学习的一天,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这个扶贫政策,我打算好好学习计算机专业,将来找份好工作。”区松林满怀信心地说。
“包吃包住包就业,学费、住宿全免,每月还有550元基本生活费”,“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是来宾市针对贫困家庭实施***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让贫困家庭学子学有所长、学有所专,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促进就业。近年来,来宾市按照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以***、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扎实推进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2016年招收的第一批‘两后生\’共157名,结业129名,共有117名学员成功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了90.5%。”据来宾市技工学校副校长盘凤彬介绍,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时间为2016年到2020年,在自治区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符合条件的贫困学子可以选择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含汽车销售)、电子商务4个热门专业进行培训。“去年我们是向对口帮扶的忻城县招收学员,不过今年已经全面放开招生范围,全市六个县(市、区)的贫困学子都可以报名。”盘副校长说。■晚刊记者 马婧 文/图
新闻推荐
8月30日,自治区人大检查组到象州检查农业与产业扶贫工作。检查组第一站来到位于大乐镇那芙村庙鸡屯的4500亩桑蚕高效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该示范区建设整合了50个项目,总投资5831万元,2016年11月荣...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