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六祖岩。
笔者在2015年5月以来曾多次考察研究象州六祖岩,有感于禅宗六祖慧能(也称惠能)圣迹难得,于是欣然提笔,先后写下《探寻象州“六祖岩”》等系列文章在报刊、杂志及网络上发表,引起相关人士及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广东、广西两省(区)人民政府最权威的文史刊物《岭南文史》《广西文史》均在2015年第4期同步刊载了关于象州六祖遗迹的述论专文,象州禅宗六祖遗址由此引起了广东六祖文化研究专家的关注,六祖慧能故里《六祖禅》刊物也刊载了有关象州六祖文化的多篇专文。继2016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组织专家团队到象州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近日,又有广东六祖文化研究专家团队到象州实地考察六祖遗址。
今年8月2-3日,由六祖文化研究权威专家林有能(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秘书长、教授)率领的专家学者一行9人到象州实地考察调研。黄铮教授(广西历史学会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广西文史馆馆员)全程一同考察。笔者也有幸受邀参加整个活动。
8月2日下午,在会议室内,专家首先听取了关于象州六祖遗迹研究的专题汇报。随后专家顶着酷暑烈日,深入到象州西山的六祖岩、真隐岩进行实地考察。
在实地考察中,专家普遍对遗址表示出高度的兴奋,称此次考察可谓是“追寻圣迹之旅”。他们仔细研判古代摩岩石刻的文字,逐个拍照留念,一致认为这里的确是个适合隐修的好地方。
8月3日上午,“两广”六祖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象州县政府会议室召开。会议一开始,戚卫党馆长首先为与会人员表演禅茶艺术,精湛优美的表演赢得与会人员纷纷赞赏。戚卫党馆长随后在会议中对象州六祖文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总的感觉是对六祖到象州确信无疑。怀集与四会的民间元素多,而象州的官方元素多。六祖来到象州,他为什么在岭南与猎人为伍,他是在等待机缘,在山中韬光养晦,才到光孝寺剃度。到广西后成就了《坛经》的精华,在这里真正成佛,因地说法,六祖在这里有大量证据作证……象州的六祖圣迹是实实在在的,是拾遗补缺!”他认为象州推动六祖文化的机缘已成熟,并对如何推动象州禅文化、特别是禅茶文化的发展积极建言。
云浮市地方志办主任、《惠能志》负责人朱正国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笔者对象州六祖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他说:“惠能有意无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去研究与挖掘。从2012年开始启动《惠能志》以来,我对事关六祖圣迹的地方都去考察。一路上所见所闻,象州的可信度更高,是个更适合隐修的地方,出乎我的意料。梧州西江佛禅文化带,高僧大德从梧州过来,在水路上是可能的。”他还积极倡议在象州建设《坛经》文化主题公园。
云浮市禅宗六祖文化研究会会长康就升教授在发言中首先表示,看了象州六祖行踪,“感动、冲动又激动,恨不得‘两广\’马上一起行动。”随后他积极倡导“努力弘扬六祖文化,做好六祖文化历史担当”,并对搭建六祖文化交流平台,完善交流渠道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以传承六祖思想、学习六祖精神、践行六祖文化。
肇庆市六祖文化学会会长、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叶枝青博士在发言中感恩并赞叹象州的相关工作,并着重从人的生态发展方面进行论述。她赞同“两广”结合起来,将六祖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林有能教授在会上充分肯定了象州在六祖文化挖掘与弘扬六祖文化所做的工作。他表示;“此次来象州,收获很大。象州的六祖遗址以前从来没人关注过、提到过,此次看了以后,可信度非常大。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搭上六祖,但象州实在有很多文献记载及石刻,可证明六祖曾在此待过,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还重点就如何筹备在象州召开的全国六祖文化研讨会提出了积极而实际的建议。他还提出可将“两广”六祖文化整合起来共同利用,开设“寻找六祖足迹之旅”旅游线路,并对象州东盟六祖文化园的定位与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座谈会最后由黄铮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广东禅宗六祖文化权威专家团队的考察,充分肯定了象州的工作,肯定了六祖遗址的真实与可信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他也积极倡导建立两省(区)六祖文化研究联席会机构,本着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精神开展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于明年(2018年)4月在象州召开全国六祖文化研讨会。
此次考察及座谈会,所有参加的人员都是热情高涨,对六祖精神的传承、发扬和六祖文化的保护、利用达成了一致性的意见,象州六祖遗址真正得到了“拾遗补缺”,专家团队“追寻圣迹之旅”也划上圆满句号,象州六祖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吴孝斌
新闻推荐
象州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年中工作会强调 抓好队伍建设 推进产业扶贫
7月24日,象州召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年中工作会暨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会。会议通报了市委组织部关于2016年度“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及工作队员星级评定结果;通报了2017年1至7月全县抓党建...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