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大小一致的网,用塑料桶和钢管架围成的一个个“螺蛳床”,在晨曦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格外耀眼……8月2日,笔者来到位于象州县石龙镇马列村白屯沟旁的近百亩螺蛳养殖基地时,即刻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这是刚建成的螺蛳养殖基地,由石龙镇整合了10多万元资金,加上公司和合作社投资50多万元联手打造的。”该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分队长饶星介绍。
据悉,该基地是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党员+贫困户”模式合运作。由广西宝城食品公司出资进行前期投入,通过党员带动村民和贫困户成立合作社,村民以鱼塘、土地和房屋等设施进行入股,双方对利润按比例进行分成,形成实现合作共赢双丰收。
“村民只需入股,基地由合作社和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群众稳赚不赔。”马列村驻村“第一书记”孟良春介绍,马列村是“十三五”时期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有10个自然屯,其中有贫困户172户727人。如此庞大的贫困人群,要发展什么产业才能带动整村脱贫致富?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孟良春和饶星的心中。
经过半年多的实地调研考察,收集群众意见,与镇党委和广西宝城食品有限公司协商后,孟良春和饶星最终商定发展螺蛳养殖产业。
“螺蛳养殖是新兴产业,扶贫产业、富民产业。”饶星介绍,随着螺蛳粉红遍大江南北,螺蛳日消耗量巨大,特别是柳州、来宾一带,当地螺蛳被收购一空,螺蛳粉加工企业不得不从周边的湖南、江西等地调运螺蛳。目前,螺蛳养殖已成为周边市县农民致富的“秘笈”。
想到就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筹划、实施、建设,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到7月竣工,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占地80亩的基地建设完成。
合作社负责人袁志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放300斤的母螺,三天喂养一次,半年可以采捞一次,亩产可达1500斤,按照市场价9元每斤,除去成本,大约一亩一年可以净赚18000元。
“看着螺蛳一天天地长大,马列村的脱贫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谈到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孟良春和饶星都是信心满满。饶星表示,现在只是先行试点,成功了就大面积推广。目前,在3名党员的带动下,合作社有15户群众加入,其中有5户是贫困户。
靠养殖螺蛳脱贫致富,只是象州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着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政策扶持、培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落脚点。通过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打造品牌等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形成党群共建良好局面。目前,已经打造出了象州县桑蚕高效循环农业、寺村镇喜力村葡萄、六道村生态水果等农业示范区,很好地推动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彭娜 黄飞
新闻推荐
本报象州讯(记者/蒙进煌通讯员/杨智东)7月14日,象州百丈农民之家启动暨第一书记扶贫旅游签约仪式在百丈乡举行。“农民之家”的建成,对促进百丈乡现代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农民之家”集创业服务...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