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活动启动以来,象州县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城建塑县、文化旅游兴县”五大战略为主线,在已形成的“一轴、两带、四区”“生态乡村”建设格局基础上,确定59个行政村为“宜居乡村”示范村,制定完善94个行政村经济发展计划,编制完成9个乡土特色村屯的乡村规划,通过示范带动推进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改善,努力打造“美丽象州”乡村建设升级版。
抓落实 “生态乡村”展画卷
让家乡变美,让日子变富,让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如今,这个广大农民的梦想,正在象州大地变为现实。
122个部门与乡镇结对建设,支援建设资金378万元……几年来,象州县主要领导挂帅,主管领导主抓,各乡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县、乡、村协调联动,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精准到位。
活动中,象州县及时对“生态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下派122支工作队和29名“第一书记”到各村屯,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方案等,明确全县“生态乡村”建设重点区域。与此同时,宣传部门结合多项活动,宣传推广乡村建设,进一步扩大象州县“生态乡村”建设工作的影响力。群团部门通过开展“美丽家庭”创评、“生态乡村”文化演出、“生态乡村”摄影展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基层建设活力。县委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通过开展“百企助百村”活动,不断助推乡村建设向基层深入。
象州县先后投入660多万元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57个示范村(屯)及400个一般村(屯)的绿化目标任务;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设纳禄、木屯2个农村人饮项目,全年完成农村人饮项目28处,解决部分村屯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并注重整合部门资金硬化村道、巷道88.57公里,基本完成村道、巷道建设任务,在全区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健机制 巩固提升活动成果
“村民特别爱护新农村建设成果,村容村貌整洁干净。村里的保洁员很有奉献精神,每月拿着600块钱的工资,付出的劳动却很多。”谈到新农村建设,罗秀镇纳禄村村民小组长贾忠玲说。
活动开展中,象州县认真落实“321”举措,即三增加两落实一到位。一是增加财政投入。2017年县财政预算投入2200万元,比2016年多投入200多万元。二是增加保洁员。近几年,该县保洁员由2014年的839人增加到2017年的1017人,100%行政村建立清洁乡村理事会,每个自然村屯配备1-2名保洁员。同时,聘请40多名公路沿线保洁员,确保道路交通环境整洁干净。三是增加垃圾收集设施设备。全县垃圾集中收集点由681个增加到880个,建有垃圾箱及垃圾池2503个,设置钩臂箱234个,购买垃圾清运车357辆、垃圾转运车20辆,基本满足全县垃圾的收集和清运需要。逐步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象州县通过“落实保洁费收取,落实保洁员福利待遇”,增强群众参与意识,极大提高了保洁员工作积极性。为确保督查考核到位,象州县坚持每月一普查、交叉督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辖区负责单位限时整改到位,实现监管常态化,有效巩固“清洁乡村”活动成果。
增动力 脱贫宜居双促进
“水路房全覆盖、千村整洁、百村美丽”是象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象州坚持乡村建设与全面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贫困村人居环境质量,让贫困群众既脱贫致富又享受良好的人居环境。
该县在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资金安排上,给予贫困村更多倾斜。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同步推进改厨改厕工作,完善垃圾污水处理、人畜饮水安全及农村保洁设施设备,使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安置与人居环境同步优化提升。
为解决贫困村群众饮水问题,该县把该项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予以重点考虑,计划完成20个村(屯)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3500人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资金750万元建设妙皇、百丈、水晶3个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主体工程。还投入800万元建设妙皇乡路村、罗秀镇小山岔村、水晶乡水晶村等10个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持续改善贫困村村容村貌。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形成双促进双提升的良好局面。□黄飞
新闻推荐
韦贵宗7月10日,走进象州县总工会办公大厅法律服务站,墙上“农民工维权卫士”和“最亲娘家人”两面锦旗映入眼帘。“它们是今年4月底分别由马坪镇农民工韦女士和象州镇农民工邱女士赠送的。”象州县...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