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伴着机械轰鸣声,除草、松土、施肥、培土等甘蔗田间管理工作被中型培土机一次性规范完成;养殖场整齐划一,鸡舍干净整洁,一个个新鲜鸡蛋从自动化传输带上“滚”出来,工人们轻松地就地捡蛋包装……5月18日,笔者到象州县各乡镇采访发现,返乡人才创业故事可圈可点。
今年以来,象州县通过“创建三个机构、打造六支队伍、推进六大行动”三部曲,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有效地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才返乡创业。据统计,目前,象州县返乡创业就业人员达15200多人,1600多人创业成功。
三个机构:弹唱服务保障曲
为更好地做好返乡创业人才服务工作,今年以来,象州县创立了县创业服务中心、乡镇创业服务站和村级创业服务点。
县创业服务中心为返乡人才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社保关系接续和优惠政策享受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创业服务职能,定期发布创业项目信息,供创业返乡人才选择创业项目。
11个乡镇创业服务站具备综合协调办公、就业信息咨询、创业孵化示范、返乡政策扶持、特色产品展示、创业人才培训等功能,全方位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服务。
村级创业服务点以“点带面”将创业者联合起来,共同创业,共同致富,以创业带动就业。此外,积极收集本村返乡创业人才信息,宣传上级相关部门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
“今年年初,政府启动‘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计划,对我们返乡创业人员服务很到位,让我们充满了信心。”象州县寺村镇龙乡公司现代养殖场经济能人刘怀说。原来,2015年,刘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领下,投资约5000万元创建了养鸡场,目前存栏蛋鸡20万只,并采取“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的运行模式,推动产业扶贫、产业致富。如今,该公司吸纳了17名贫困群众,让他们通过在鸡场就业走上脱贫之路。
六支队伍:创作人才支撑曲
今年,象州县从各乡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后盾单位抽调骨干人员成立调查宣传队伍;从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林业局和县糖业办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创业服务队伍;从县人社、财政和农业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成立创业培训队伍;从各乡镇、各金融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创业融资队伍;从各乡镇、县非公党工委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创业电商队伍;从各乡镇党委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人才服务队伍。
这六支队伍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或开展政策宣传,或提供创业辅导服务,或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深受返乡创业人才欢迎。“我之前在广东打工,当过榨油坊老板,做过爆米花生意,开过蛋糕店和服装专卖店。如今,我在政府的感召下,回家乡开了一家工厂烤起了红薯,拥有从业人员50人,其中贫困群众6人。”象州县中平镇仁义村爱当年烤红薯厂厂长吴钊雄告诉笔者。
六大行动:演奏脱贫攻坚曲
在主流媒体刊播创业典型,树立创业标杆;对有返乡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人才,指定专人联系帮扶、跟踪服务……今年以来,象州县通过调查宣传、人才服务、创业、培训和金融扶持大行动,积极为返乡创业人才营造温馨的创业环境。同时,该县还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依托该县成立的“欢村购”电子商务平台,以33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作为中间对接人,架起贫困村产业与线上销售平台。
同时,该县在各知名电商平台开辟“象州产品专区”,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落户象州,为返乡创业人才开拓市场。目前,全县注册电子商务公司28家;为符合条件的58名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9万元,贴息资金支出14.10万元,涉及种植、养殖、个体工商户等行业。
此外,该县还立足本地资源,找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府引导的办法,积极培育和发展“一乡一品”。目前,象州县返乡创业就业人员达15200多人,已创业成功1600多人;打造29个“万才返乡共建小康”示范点,其中县级示范点6个,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黄隆天
新闻推荐
编者按:2017年,来宾市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抓重点”“做实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今年来宾市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达339个。即日起,本报开设《走进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栏目,跟踪报道部...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