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海臣)记者近日从市“双高”办获悉,2014年来宾市落实“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面积2.04万亩,2015年落实11.6万亩,2016年落实27.46万亩,2017年至今已落实21.46万亩,目前共落实了62.56万亩,“双高”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2014-2019年,自治区政府分配来宾市105万亩“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其中2014年2万亩、2015年11万亩、2016年27万亩、2017年24万亩,2014至2017年总计64万亩。
自治区下达任务后,来宾市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市政府分别与各县(市、区)及相关市直部门签订责任状,进一步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部署“双高”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召开21次现场推进、动员培训、情况分析、督查通报等专题会议,对“双高”基地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影响“双高”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各级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基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全市上下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双高”办重点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市经验,来宾市先后五次组织项目县(市、区)有关人员赴崇左、 百色等地考察学习“双高”基地建设经验。随后,来宾市成功打造了凤凰镇黄安、武宣县黄茆镇廷青、象州县石龙镇花山等“双高”基地,有效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市“双高”基地建设。
同时,总结自身经验并结合自治区政府《关于解决当前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有关问题补充规定》文件精神,及时编印政策汇编宣传材料,通过开好村“两委”干部、党员合作社骨干、村民小组长、群众大会4个会议,将“双高”基地建设意义讲明白、建设“双高”基地好处说明白、建设“双高”基地工作流程做明白,确保“双高”基地建设政策进村入户,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去年7月20日,全市召开“双高”基地建设攻坚战动员会后,来宾市还制定了2016年冬至2017年春加快推进2014-2017年度64万亩“双高”基地建设攻坚战方案,制定了领导挂点部门包片、督查问责和激励推进措施。
同时,各项目县(市、区)政府还出台政策,对退桉还蔗等给予补偿600~650元/亩、机耕补贴200元/亩,农药、化肥、地膜予以赊销扶持,从机制、体制、政策上规范了管理,确保奖补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为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严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将“双高”基地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督查计划,建立了督查通报制度,由市督考局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全市各项目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双高”基地建设进行督查;同时,将每次督查情况进行通报。此外,市政府还组成4个“双高”基地建设常年工作督导组,分别负责4个项目县(区)“一对一、一帮一”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为强化引导和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推动“双高”基地建设,来宾市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广制糖企业直接经营、制糖企业与合作社或农户合作经营、专业种植公司投资经营、糖料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经营等建设模式,尤其突出农民合作社在“双高”基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各县(市、区)结合各地实际各显神通,武宣县率先制定出台退桉还蔗建设“双高”补贴方案;兴宾区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十步工作操作流程”,确保了工作落实;象州县全面完成2014、2015年“双高”基地建设各项目验收工作。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象州县委办努力探索工作开展新路子,创新举措,大刀阔斧动真格进行改革,激发了全办干部职工工作新动力,促进各项工作飞跃发展。绩效考核构建干部管理新机制。制定了《象州县委办干部职工绩效考...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