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象州县中平镇地处大瑶山西麓,记者自行前往该镇古磨村采访返乡创业的樊玉梅,结果迷了一小段路。边走边打听,而纯朴的村民不太清楚这个“外来媳妇”的本名,也对其创办的“象州县金涛牧业有限公司”不甚了解,最后还多亏了几位村民提醒,是不是要找“最大的养猪场”,我们才顺着指引在一处山脚下找到了她。
这“最大的养猪场”,其实指的就是象州县金涛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70亩,注册资金600万元,有公猪舍1栋、妊娠舍7栋、哺乳舍7栋、保育舍5栋、育肥舍4栋,标准化栏舍面积合计12800平方米。目前,该公司猪总存栏数6580头,21名畜牧专业毕业人才在这里就业,而即将启动的二期工程,将带动6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提供30个就业岗位。
来到养猪场,在门口迎接我们的是樊玉梅和她的丈夫潘俊涛,他们衣着朴实,看起来像农民一样能吃苦耐劳,他们乐观积极,像许多创业者一样,身上有着面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斗志和激情。
樊玉梅夫妇很是健谈,这或许和他们的经历有关。在创业之初,樊玉梅是柳州市育红中学的教师,潘俊涛是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的教师。2008年,柳州畜牧兽医学校通过招标承包的方式在学校里成立养猪实训基地,潘俊涛抓住这次机遇,成为实训基地的负责人,而早在三年前辞去工作经营网吧的樊玉梅也十分支持丈夫的选择。
“我们都不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对怎么养好猪,只能一个一个技术问题向专业教师们讨教。”樊玉梅回忆起当初,言语中充满了对提供帮助的那些专业教师的感激。
养猪实训基地主攻的方向是纯种母猪养殖,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樊玉梅夫妇做事谦虚认真,经过3年的探索,他们掌握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实训基地里的母猪由刚开始的50头发展到250多头。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场所,对猪的数量容纳是有要求的,于是樊玉梅在2008年先行回到中平镇古磨村,带回200多头母猪开始办场创业。2014年,潘俊涛也辞掉工作,返乡专心创业。
2013年至2015年4月,是樊玉梅夫妇创业中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小猪的市场价格跌到了谷底。在那两年,每卖一头猪都是亏本,许多小型养猪场纷纷倒闭或改行,而也有好几家公司找上门来,有的谈合作,有的谈收购。2014年年底,在困境中坚守的他们已经亏了400多万元,一家饲料公司又来谈起了合作,但由于对方也在困境中,一时拿不出现金,合作没有谈成。2015年4月,困境到了极点,樊玉梅夫妇为了保住500多头能繁母猪,不得不将100多头后备母猪当作肉猪出售。把猪拉走的那天,樊玉梅不忍直视,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忍痛流着眼泪。
樊玉梅说,“希望一定就在前方,但对黎明到来所需要的时间超出了我们的判断,好在我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2015年5月,市场开始回暖。”挺过艰难,樊玉梅的猪场开始转亏为盈。
从第一次为母猪接生时的紧张与忙乱,到如今各方面技术都轻车熟路,樊玉梅认为:“只要用心做,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采访手记:
创业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的梦想,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无论成败,敢于创业的人都是勇士,他们的人生都是充满激情和精彩,绝非碌碌无为或虚度年华。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跟随樊玉梅参观养猪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有两点,一是她的养猪场干净整洁,异味不大、苍蝇极少,有兽医、技术顾问这样专业的年轻团队,有消毒器、兽用B超机这样的仪器;二是樊玉梅确实是个用心的人,因为她不单对有关猪的专业术语滚瓜烂熟,还对每一头母猪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
坚定信心、大胆尝试、科学养殖、积极工作,我想这就是樊玉梅夫妇创业成功的“法宝”。当前,来宾市“万才返乡共建小康”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许多有志青年、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号召,返乡创业贡献故土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作为记者,我想我们应该用笔头传递正能量,用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鼓舞那些创业者和预备创业者,走出精彩的人生路。□本报记者 刘京平
新闻推荐
本报象州讯“我的合作社带动了30多户果农种植近500亩的砂糖橘,今年将扩种100多亩,还带动了8户菜农种植近100亩的蔬菜。”2月7日,象州县运江镇大曼村四季丰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美伦说。余美...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