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处整齐划一的蔬菜基地,满眼尽是红了的瓜果绿油油的蔬菜;干净整洁的鸡舍猪舍里,鸡鸣猪叫此起彼伏;基础设施完善、巷道整洁优美……如今,象州县大乐镇龙屯村到处呈现出一派富裕的景象。
多年以前,龙屯村还是贫困村的代表,而今,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521元,家家建起了小楼房,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文明小康之村,该村如何能实现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经济薄弱到文明小康村的转变呢?群众都感谢他们心中的好代表——潘存仁。
作为人大代表,潘存仁做到了情系百姓、为村民排忧解难。多年来,潘存仁开办养猪场致富,并带领群众养殖致富。看到潘存仁的养猪场取得效益后,村民们都纷纷要求到他的养殖场学习,他总是热情接待,并为他们提供方便。
“多亏了他的帮忙,我们才能坚持下来把养殖场搞好。”黄汉伍、潘景荣对潘存仁一直心存感激。原来,两人在村里也是个养猪大户,由于观念未能跟上,一直养殖老品种,经济效益差,于是潘存仁就主动找他俩,劝说他们改变观念,把以前老品种淘汰,换上新的瘦肉型良种猪,他将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大力的帮助。黄汉伍、潘景荣两人听取了潘存仁的意见,进行了良种改造,当年他俩的猪场收入就翻了两番。
在潘存仁的影响下,目前大乐镇现已有侣塘、新桐1场、2场,石朋猪场,双告猪场,龙屯的1场、2场、3场等十几个养猪场,并与金秀县仁里村民委的王二猪场成立了养猪联合体。2008年1月,在潘存仁的筹划下,成立大乐镇象乐养猪协会,他本人也被推选为会长。现在该养猪协会已有60多名会员,直接带动200多家养殖户。
养猪场的成功发展壮大,并没有让潘存仁自得自满止步不前,他还在不断地发展其他事业,带领村民找到另一条致富路。经过长期考察,潘存仁瞄准市场,他发现种大棚菜的效益远远好于种西瓜、甘蔗等农作物。“必须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原先种西瓜、甘蔗改种蔬菜,并使其规模化、产业化,农民才能增收。”潘存仁找到了答案。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增加土地的价值。
说干就干,潘存仁开始为他的蔬菜大棚四处奔波,他带领着乡亲们外出学习大棚蔬菜技术,凭借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支持,在2010年,他将土地适度流转,说服村民种植大棚菜,与村民合伙,并高新聘请专业人员来为他们管理,注册成立了象州县第一个农村蔬菜种植合作社——腾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经过潘存仁的不断探索,与村民合伙人的民主决策,并吸取其他合作社的优秀经验,腾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管理生产模式,为合作社生产的蔬菜打开了销路,社员收入大幅增加,合作社不断扩大,由刚开始的7户增加到现在40多户,带动了村民致富。该合作社建立以来,带动了全村乃至全镇的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还打造了万亩连片蔬菜种植,建立了流动蔬菜超市。(本报记者 韦瑞君 整理)
新闻推荐
象州县党风廉洁教育基地正式启动以来,象州县四家班子领导及县直各单位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参观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责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目前,参观学习已有批多人次...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