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是人才资源和人才输出大市,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25.3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来宾市今年开始实施“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计划,充分发挥在外人才学有所成的优势,致力打造一支脱贫攻坚战生力军。
围绕该计划,来宾市党员干部走进基层,走进返乡人才之中,听取返乡人才的呼声,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让返乡人才留得下、干得好。
走访建档摸清底数
“家乡的变化让我感触很深,看着父母慢慢老去,我也时常想回乡创业,但不懂如何操作。”1月18日,来宾高新区桥巩镇六村村民小覃向入户调查登记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了使外出务工经商人才底数清楚、联系得上,市、县、乡(镇)开展了返乡人才大调查行动,2017年春节前后,对全市各村到市外务工经商的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统计,并根据不同行业的创业意向分类建立档案和信息库,做到村建档、县乡建库。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25.3万人到市外务工经商,共建立4.57万份个人档案,建成县级返乡人才信息库8个、乡级信息库66个。
此外,来宾市还对有返乡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人才,确定县、乡、村三级重点人才名单,指定专人联系动员、跟踪服务。
多措并举宣传引导
2月6日晚,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兴宾区良塘乡党委、政府在该乡里望村委康村,联合举办“三万三进”暨“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联谊文艺晚会。晚会现场灯火辉煌,气氛热烈。
为充分利用春节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来宾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采取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寄公开信、举办文艺晚会、建立返乡创业微信群、QQ群等方式,集中宣传介绍家乡发展情况、扶持政策,引导返乡人才更好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市委书记农生文和其他市委常委亲自到县、乡、村主持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县、乡党委和行政村党组织及市、县机关单位对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才进行走访慰问,主持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乡镇党委、政府向辖区外出务工经商人才发出慰问信。
据悉,全市共举办各级座谈会820场次,走访慰问返乡人才1.1万多人次,印发7.2万多份慰问信,举办文艺晚会620多场次。
搭桥建梁引雁还巢
“只要回乡投资,我们将积极开展培训扶持、产业扶持、财政金融扶持、电商扶持、组织扶持等五大扶持行动。”1月13日,在来宾市实施“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计划动员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奉海峰承诺。
据悉,来宾市将实施返乡人才专项免费培训计划,建立创业导师团,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对一”创业辅导;充分整合各相关单位政策资源,及时兑现返乡人才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奖励和补助;建立财政支持政策目录,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加大对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在返乡人才中发展电商业主,建设改造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开展返乡人才“双培养”活动,开展“土专家”评选认定,选拔优秀返乡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开展“返乡人才之家”建设。
今年,来宾市明确表示要实现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才4200多名,意向投资项目2600多个,计划投资13.5亿元,项目涵盖一、二、三产业。力争到2020年,吸引1万名以上外出务工经商人才返乡创业,由外出务工经商人才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00个以上,并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本报记者 韦海臣
新闻推荐
(记者樊荣华)昨日,来宾市召开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来宾市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市委常委、...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