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祭祀祖神、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一直以来,人们习惯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过完年。
春节的众多习俗至今保留甚好,但元宵节却似乎少了许多幼时的记忆。
儿时对元宵节的念想,就是因为它的热闹。
白天有舞狮表演,色彩斑斓的狮子走街串巷,一路锣鼓喧天,跳跃舞动,摇头摆尾做着各种动作,孩子们围着狮子笑着闹着,一路跟随着狮子,整个小镇弥漫着快乐的气氛。
晚上便是满街的花灯,或简单的用竹篾作骨架,以红白绿纸糊成的莲花灯;或惟妙惟肖的走马灯,还有传统的宫灯、火红的大圆灯笼,都是手工制作,大多简陋,但灯上的剪纸剪影等抽象文化符号,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情趣。一些花灯上有灯谜,猜对了出题者会给你几颗糖。不管老人孩子,都笑着穿梭在花灯中,月华湛湛,清辉倾泻,小镇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闹狮子闹花灯闹元宵,就这么闹了一天,等到夜深,玩闹嬉戏累了,回到家,一家子围坐在圆桌前,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象征着新的一年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这样的元宵节朴拙而温情。
梁简文帝的《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寥寥数字,写尽宫廷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则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与使节,都城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至唐代,元宵节已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燃灯五万盏,花灯种类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蔚为壮观,月色灯山满帝都,火树银花绚烂无比。至明代,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彩灯。灯上绘人舞姿翩翩,绘鸟飞花放,龙腾鱼跃,栩栩如生。街道上鼓乐齐鸣,百姓喧闹通宵。古人的元宵闹得欢腾,闹得豪气。
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可民间灯会依然壮观。只是日期缩短为五天。至现代更觉元宵之清冷,除了吃汤圆,白天的喧闹早销声匿迹,晚上的灯展也渐行渐少。孩子们对元宵的的印象只是吃汤圆,却不知赏灯猜谜舞龙舞狮也是源于此。
如今,众多年轻人记住西方的情人节,却不识古代中国的浪漫爱情,在元宵的灯会里一样荡气回肠。古代的年轻女孩不被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在元宵则可以外出赏花灯,是一个交谊的机会,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一痴心人,含羞带笑,独倚柳树,水映月影,悄然静待与心上人相见的怦然心动。稼轩的“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绘一痴情人,于璀璨灯火中,苦苦寻觅情人,人头攒动,他人欢笑,更显自己的孤独寂寞,垂头默想,心悲思切,却在不经意地转头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两人痴痴遥望,喜极而泣,泪如珠玉滴落你我心中。如此温婉含蓄的爱情,比起娇艳动人却带刺的玫瑰,宛如洗尽铅华的出水芙蓉,更具中华民族内敛而深沉的传统个性。
元宵将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已降临尘世,世人心如玉,元宵灯火阑珊处,更显月白如银。只不知今年的元宵是否会华灯绚烂?
新闻推荐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黄薪桥文/图)为让学生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新学期伊始,口腔医务人员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检查活动。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兴宾区第三小学看到,来自兴宾区某口腔医院的...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