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石陵红薯粉或“申遗”

来源:来宾日报 2016-12-0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韦桂妹将沉淀后的红薯浆撵碎,放进一个大水缸里,以便搅拌。
红薯浆搅拌后,均匀涂在一个方形的蒸具中,此步骤很重要,不能涂得太厚。
红薯浆蒸熟后变成了一大片红薯粉,韦桂妹用一个滚筒轻轻将红薯粉从蒸具里卷起来。
将成块的红薯粉搁在竹垫上晾晒。
晾晒一会的红薯粉就要收起来了,大片的红薯粉要用专门的刀具切成丝条。
将晒干了的红薯粉绑成一小捆,方便出售。

提到来宾的特产,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石陵红薯粉”,其口感佳、韧性好,深受群众喜爱。石陵红薯粉的制作手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日前,记者走进兴宾区石陵镇陈流村委塘山村,探秘红薯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

记者来到村民韦桂妹家。一进门,就看到她正马不停蹄地制作红薯粉,一会儿进出厨房,一会儿在院子里晾晒,忙得不亦乐乎。据韦桂妹介绍,传统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有好几道工序,包括筛选红薯、清洗、碾磨、沉淀、搅拌、蒸制、切条、晾晒、包扎等。工序虽多,但做起来并不是很复杂。韦桂妹说,她自小就跟家人学做红薯粉,目前已有多年。如今,她的子女也全都学会这一手工制作的方法,并将继续传承下去。

韦桂妹家今年种有近5亩红薯,绝大部分用来做红薯粉,一年下来,她们能制作两千斤左右红薯粉,按元/斤的市场价计算,年收入可达两三万元。记者从村委主任陈述敬处了解到,不只是韦桂妹一家,塘山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做红薯粉。塘山村有多户人家,每家每年做的红薯粉少则四五百斤,多的有一两吨。很多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红薯粉常常供不应求。

兴宾区石陵镇宣传委员、副镇长覃丽告诉记者,制作红薯粉给当地群众带来很好的收益,为石陵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下一步,他们计划将红薯粉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法申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一传统手工艺制作法得以传承。

新闻推荐

提高监督员监督评议案件能力

为提高来宾市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案件的能力,月2日,市司法局、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年来宾市人民监督员业务培训暨司法公信建设工作会,通过以会代培的方式培训来宾市人民监督员。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石陵红薯粉或“申遗”)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