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来宾高新区来宾华侨农场三管区十三队的居民们都会看到陈美凤用轮椅推着她的婆婆散步,拉着婆婆和邻居们话家常、在小广场看广场舞。陈美凤与丈夫李亚保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同舟共济 走出困境
陈美凤是来宾华侨农场三管区十三队的居民,丈夫李亚保是十三队的职工。进入陈美凤的家,发现面积不大的房子窗明几净,室内的摆设虽然朴素,但收拾得整整齐齐。陈美凤82岁的婆婆谢十妹老人正坐在轮椅上,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和老人谈起她的儿媳李陈美凤时,老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我这儿媳没的挑!”
1997年,陈美凤嫁到李亚保家时,李亚保背负3万多元的债务,且有老人要照顾,邻居们在背地里议论:“老李家里里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苦日子在后头呢,过不了多久,新媳妇肯定会分家。”那时,农场的大多数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甘蔗。队里其他人家种甘蔗都是请民工种植、管理,这样会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产量提不上来、收入一般等情况,由于还要支付部分人工费,收入也就更少了。
李亚保家有15亩土地,陈美凤来了以后,带着家人精心管护甘蔗地,在甘蔗地里,经常能看到夫妻俩的身影在劳作。收获的季节,他们都是带着家人朋友一起砍收甘蔗。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李亚保家的甘蔗单产总比别人家的高,由于李亚保夫妻俩亲自管理,省去了人工费用,收入相当可观,很快还清了多年的债务,还缴清了丈夫多年来的养老保险金,整套的家用电器也搬回了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庭和睦 邻里融合
两年前,陈美凤婆婆因走路不慎摔倒造成右脚骨折,失去自理能力。从那时起,陈美凤更加精心照顾老人,每天坚持给老人泡脚、按摩、擦拭身体,一日三餐,营养足够,两年如一日,无怨无悔。而今老人衣着整洁,全身没有一个褥疮。但由于无法行走,只能坐在手推轮椅上。为了不让老人心情烦闷,陈美凤夫妇俩不管多忙总会坚持每天早晚推着老人到外面散步或到邻家、兄弟姐妹家拉家常,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知道丈夫忙,陈美凤从不让他操心家务事,挑水、淋菜、做饭、洗衣服等活尽量不让他做,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相互照顾双方父母,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这样和睦的氛围让全家人感到非常温暖、幸福。
热心公益 勤俭持家
每天傍晚,在十三队的健身小广场,伴随欢快的音乐,队里的大妈跳起了整齐划一的广场舞,这些舞蹈是陈美凤手把手教出来的。她说现在大家生活好了,但生活质量更需要提高,教大家跳舞虽然辛苦但很开心。
目前陈美凤是三管区妇女儿童关爱组的一名成员。去年,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管理水平,三管区实施党建“1+N”工作法,陈美凤经群众推荐加入了管区妇女儿童关爱组、义工服务组,丈夫李亚保加入生态侨乡工作组、侨乡风俗事务组、政策理论宣讲组、义工服务组。
夫妇俩在日常生活中还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陈美凤说,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为此,他们还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陈美凤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助困难乡亲,赢得亲人、邻里和社会的好评。陈美凤夫妇用积极的态度生活、工作,为群众服务,以自身的行动传递正能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管区的居民。□谢璧璟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