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显示的是政府部门公共平台电话,接通后却要求你购买“限量版”书籍,若是警惕性不够,便会坠入陷阱。近日,来宾市工商局就接到类似投诉。工商部门提醒,接到陌生人用熟悉号码打来的电话,一定要向当事人或亲戚朋友核实后,再行处理。
工商部门“兜售”书籍?
覃先生是来宾市一家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一。7月6日,他接到一个怪异的电话。在手机上,这个电话号码显示为0772—4210315,正是当地工商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通话过程中,一名自称黄科长的人操本地口音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他负责本地区《企事业法律法规实务文库》一书的售后工作,该书价格为1998元,已寄到当地邮政所,请覃先生准备好钱领取邮件,并在验货后向指定账户汇款。同样号码的电话,覃先生接了两次,都催促他尽快领取邮件。
原来,两周前覃先生曾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自称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某司的工作人员,限量向企业主发行销售《企事业法律法规实务文库》一书,问覃先生是否需要购买。当时,将信将疑的覃先生并未答应购买。
由于书的价格较高,电话中对方还称如果员工较多,一套不够,可再邮寄几套。覃先生思前想后,决定打电话向当地工商部门确认买书事宜。
“强行寄件”原是骗局
来宾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接到覃先生的电话时,发现了三个疑点:首先,该投诉举报电话只能接听,不能拨出;其次,举报中心没有黄姓科长;第三,工商部门也没有要求企业订购书刊的权利。工商部门认为这可能是个骗局。
工商人员打开寄给覃先生的包裹进行调查时,发现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内附一张发票,开票单位是“北京某文化发展中心”。快递单落款处只有“法制教材发行中心”字样,寄货方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均不详,包裹内只留下汇款账号。
警惕“熟悉”陌生人来电
不法分子是如何让主叫号码“遁形”的呢?据中国电信广西公司信息维护部的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话务公司可进行呼出及转接业务。按照规范程序,这类公司在呼出号码前,应对主叫号码进行判断,符合规范的号码才能进入运营商的公用网络,将信号传递至客户终端上。然而一些话务公司为了利益,与不法分子勾结,使用软件或硬件设备对主叫号码的信息进行修改,然后将修改的主叫号码输入运营商的公用网络,因运营商不与主叫方直接相连,这类主叫号码被修改的信号就这样送到被叫方的手机上。
工商部门提醒,当接到陌生人用熟悉号码打来的电话,一定要向当事人或亲戚朋友核实后,再行处理。
今报记者雷倩倩 通讯员樊文宇
新闻推荐
今报来宾讯(记者黄必成 通讯员林梅英)3名农民工去讨1万多元工钱,与包工头发生冲突并持菜刀将包工头砍伤,后在来宾警方的劝说下投案。7月28日,其中两名农民工因故意伤害...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