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侠 卢彬彬 本报通讯员 唐佐军 韦鹤群
好人引领道德风尚,善举凝聚向上力量。近年来,来宾推凡人善举、奖平民英雄,并依托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具有民族气息的文体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弘扬社会主旋律、正能量,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文化广场为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子。
“全国最美警察”李东凌、“全国道德模范”蓝绍会、“最美孝心少年”何金妹、“瑶山公仆”赵文强等先进典型如点点繁星,装点出桂中大地璀璨夺目的道德星空。
崇善:来宾好人诠释价值观
面对一位倒地的路人,你能不能俯身帮一把?
这个简单的问题,曾引起网络大讨论,困惑人们许多年。而在根雕工人李华、团委干部覃婧看来,不需有丝毫的犹豫。他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今年3月8日晚,象州老人韦中颖被车撞倒,头部受伤,满脸是血,昏迷不醒。象州县大千艺术根雕厂的小伙子李华看到后,立即拦了一辆三轮车,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待老人的家人来后,李华悄然离开。
12月8日早上,共青团兴宾区委干部覃婧上班途中看到,一辆卡车突然掉下一个窗框,刚好砸中一名骑摩托车的女子头部,女子瞬间昏倒在地。覃婧毫不犹豫地上前帮扶并把伤者送去医院,让她转危为安……
在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你能不能挺身而出?
“救命呀!”7月18日11时许,一声凄惨的呼救声打破了瑶乡的宁静。
正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瑶医医院上班的医生周意超和院长梁琼平透过窗户,看到一名男子正用刀捅一名女子,立即跑出去救人。几乎同时,该医院的护士、保安、药师也纷纷冲出大门,有人报警,有人追赶歹徒。附近的摩托车修理店老板、过路群众也加入追赶行列,最后将歹徒擒获。
扎根偏远民族地区,看不到多大的前途,有的只是辛劳和奉献,这样的工作你能坚持干多久?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金秀瑶族自治县扶贫办原主任赵文强干了一辈子!这个为大瑶山扶贫殚精竭虑的瑶族汉子2月初突发心肌梗塞离世。他的遗物里,两样东西,让人感慨不已——86本笔记,记载了他做官做人做事、自省自律自勉的感悟;21张手绘贫困村草图,详细标明村屯位置、人数和产业情况。
自治区优秀教师、兴宾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榴干了一辈子。倾心基层基础教育29年的她,就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6月11日,在工作岗位上停止了跳动46年的心脏。
一个个平凡好人,他们用青春、责任、信誉、忠诚乃至生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生动诠释,给来宾这座好人之城植入了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面对赞扬,他们几乎都是淡淡一笑:“这事很平常,换谁也都会这么做。”
培育:小小广场传递正能量
种子发芽需要沃土,道德成长离不开“社会营养”。
来宾好人频出不是偶然现象,正是源于来宾多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拓展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培育崇德向善的道德土壤。
今年5月,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林秀村的11岁女孩李晓莲,因家中电线短路起火,被困房中造成全身70%特重度烧伤。
“金秀女孩李晓莲,家贫大火祸相连,全身烧伤特重度,祈望爱心把手援……”一首山歌在瑶乡村屯的许多文化小广场接力传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个多月就为她汇集到50多万善款。
小小文化广场激发无限正能量。截至目前,来宾的72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村文化广场,利用这个大舞台,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农村广场舞 放歌价值观”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通过实施“三唱四讲一舞五演”等有效载体,用文艺形式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乡镇(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及上电视、上报纸、上舞台。
来宾建立善行义举榜,在学校主要围绕师德师风、学生德勤绩建榜;在农村社区主要围绕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建榜;在企业和窗口单位主要围绕爱岗敬业、诚信经营建榜。在此基础上,全市开展“最美来宾人”“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三阳光”先进典型、敬老孝老之星等评选……多种形式的宣传、评选,人们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事迹耳熟能详,一种“崇善”的风尚蔚然成风,一种“见贤思齐”的思想在心中萌动。
“近年来,来宾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来宾好人不断涌现相辅相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说,“我们对善行义举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表彰,就是要让好人成为大家热议、追捧、学习的对象,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正能量,使榜样的典型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进而升华为社会效应。”
传承:“善善相报”带来连锁效应
德不孤,必有邻;德者先,从者众。
扎根丰厚的道德土壤,来宾的善行义举从开始的一个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片引人入胜的“风景”,道德模范的“标杆现象”被不断传递放大。
“有名英雄”的背后涌现出无数的“无名英雄”,越来越多的人跟随崇德向善的脚步,坚定前行。
忻城的樊容铭、韦克绍组建“爱心群”,汇集近千名爱心人士常态化开展公益活动;金秀的致富能人陈永思为困难群众赠送七彩椒秧苗和化肥;兴宾凤凰镇龙头村15岁少女小张患重病,全村男女老幼捐资1.74万元……而被李华救助的韦中颖找到“救命恩人”后,才知道有一个后来被众人津津乐道的巧合。
“我被撞了又得到帮助的地方恰好就是我以前抓住一个杀人犯的地方。”原来,2006年,韦中颖曾在当晚他被撞倒的地方与一名杀人犯斗智斗勇,最终协助警察把罪犯抓住,其事迹曾刊登在报纸上,“看来这就是善有善报吧!”
“对于一个地方而言,经济是基、文化是脉、百姓是本,而民风则是魂。”市委书记李志刚坦言,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该市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赵文强等先进典型学习,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让“好人有好报”;完善保障机制,让道德模范“流血不流泪”,为来宾文明进程提质增速筑牢基础,为引领社会风尚树起一面旗帜。
不断涌现的来宾好人,给这座秉持“天下来宾 来者上宾”的城市带来了良性连锁效应。2013年,来宾农村三大纠纷、治安案件、上访人次分别下降37%、65%和20%,继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今年9月又迈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行列。这两大“国字号”品牌均是目前广西的唯一。
■短评
“抓细抓小抓实”
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罗 侠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每个公民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地生根?来宾的经验告诉我们,重要的是把我们所提倡的德行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抓细、抓小、抓实”上下功夫。抓细,需细处着眼,润物无声;抓小,需小处着手,人人可为;抓实,需实处着力,知行合一。
多一些娓娓道来的故事、少一些高高在上的说教,让核心价值观在群众的参与中、歌声里得到全方位的传播,群众的知晓率、认同率、参与率就会大幅提升,实现“看不见的说服”,核心价值观才能浸润人们的心灵土壤,成为人们的“精神罗盘”。
新闻推荐
社区矫正的“来宾经验” ——来宾市法治、情怀并重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扫描
罗侠陶玉瑜陈斌“在这里接受教育以后,我深深地领悟到做人做事不能太冲动,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我要好好改造,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自合山市北泗镇的谭某,在来宾市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接受培...
金秀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金秀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