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来宾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韦慧兰)“80平方米住房,只需1.5万元,两个劳力打工月入超过4000元!”9月16日,在来宾市迁江华侨工业园上班的李文章回忆起今年1月16日的搬迁时的情景,感慨万千: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靠自己双手,生活越来越好,眼界也开阔了。
李文章原来居住在雷山村,全村7个自然屯有6个不通车,有4个村屯没有实现通电、通路、通水,从村外的公路到最偏远的屯需要步行6小时。在来宾,像李文章这样告别穷山恶水拥抱新生活者已超过2.2万人。该市扶贫办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异地扶贫搬迁项目113个,因地制宜搬迁172个村屯,安置农村贫困人口共4680户2.2264万人。
“搬出来、住下来、富起来”才能达到扶贫目标。为此,来宾市探索出“异地扶贫搬迁四种渠道”——依托“工业化、城镇化、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充分考虑搬迁群众发展的长远性、可持续性。
依托工业区进行搬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雷山村搬迁到迁江华侨工业园,为依托工业园区搬迁开了一个好头。忻城县依托石材工业园区,将贫困村屯搬迁到工业区附近,较好地解决了搬迁群众的生活出路问题。2012年以来,该市依托工业区共搬迁11个村屯,搬迁贫困户679户3872人,不仅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还解决了工业园区用工荒难题,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依托小城镇进行搬迁,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象州县百丈乡依托城镇将大满村大陈屯、那峨村等一批村屯群众搬迁出来,集中安置在乡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周边,离原耕作区只有10-15分钟车程。这样既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节约了建设用地,又有利于群众不影响农活的同时就近就业,有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依托旅游资源进行搬迁,走出一条特色扶贫道路。金秀瑶族自治县利用金秀至平南二级公路经过圣堂山景区的优势,先后将金秀长垌乡罗汉屯、新坪屯、古占屯等迁至二级公路沿线附近,结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
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搬迁,探索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武宣县按照“四新五统一”的建设要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即新农村、新产业、新标准、新农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搬迁,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成功实施了黄茆镇甘检村搬迁项目,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新闻推荐
唱响奉献的赞歌 “中国扶贫好主任”赵文强先进事迹宣讲引起广泛共鸣
本报来宾讯(记者/罗侠)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9月26日,“瑶山公仆百姓心碑”——赵文强同志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在来宾开讲。赵文强生前的同事、朋友和村民代表等登上讲台,向广大干...
金秀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秀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