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生态保卫战 群策群力
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广西从1996年开始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一场如火如荼的生态保卫战席卷八桂。
根据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广西采取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办法,将工程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在江河源头、石漠化地区、主要通道两旁等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突出生态建设的主导地位,确保工程的生态效益。
为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广西各部门千方百计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采取“国家补助一点、地方配套一点、群众投工投劳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工程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选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的树种造林,采取承包、租赁、联营等多种经营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增加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
生态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广西在实施珠防林体系建设中,不断探索兼顾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来之不易的生态屏障更为牢固。
国家贫困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的重点源头,境内的大瑶山分布着25条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对确保珠江流域生态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活在金秀的瑶胞,世世代代靠山林生活。然而,1996年实施珠防林工程以来,金秀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禁止村民砍伐天然林,近7万名林农人均年收入减少321元。如何增加林农收入,确保他们不破坏天然林?
当地党委、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多年来坚持引导扶持林农转向发展生态农、林、牧、副、渔业,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步达到了去年的4400元,全县的森林消耗量却从近30万立方米减至10多万立方米。此外,金秀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护林、增林行动,使全县森林面积达到了311万亩,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目前已达83%以上。
据统计,为实施珠防林一、二期工程,广西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完成工程营造林面积49.1万公顷,人工造林23.05万公顷,封山育林23.11万公顷,改造低效林2.94万公顷;工程建设区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2亿立方米。
工程建设区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由2000年的53.96%提高到2010年的59.6%,增加了5.64个百分点。特别是石山地区的灌木林面积,由244.8万公顷增加到354.3万公顷,增加了109.5万公顷,扭转了石山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面积由二期工程实施前的277.17万公顷减至254.46万公顷。随着林木的生长,地表径流量与泥沙流失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广西实施珠防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广西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珠江流域广西重点河流断面整体水质达标率近年来均保持100%。
迈步从头越 蓝图更美
2013年7月10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
在国家林业局下发的规划中,广西纳入工程范围的县数、建设任务、重点项目任务均居第一位,共有11个市、103个县(市、区),占全国规划县级单位总个数的48%。
八桂儿女再一次勇立潮头。
广西珠江防护林三期工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实用技术为支撑,努力构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工程总投资将达78.37亿元,规划营造林166.15万公顷,总体布局为四大综合治理区、三大建设内容、六大重点项目,将从江河源头开始治理,通过六大骨干工程建设,层层设防,构筑珠江流域四道生态防线。
第一道防线,从江河源头入手,以水源涵养林工程为骨干进行构筑,重点保护好国家、自治区划定的水源涵养林;第二道防线,以大中型水库防护林工程为骨干进行构筑;第三道防线,以水土保持林、石漠化治理工程为骨干进行构筑;第四道防线,以主要江河护岸林工程、旱区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骨干进行构筑。为确保珠江流域绿色生态屏障的形成,还将在规划区选择水土流失及石漠化严重、对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进行六大重点项目建设。
届时,一幅更优美的生态画卷将舒展开来——
森林资源大幅增加。新增森林面积32.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9.60%提高到61.20%;蓄积量由4.35亿立方米提高到5.4亿立方米;
森林结构全面优化。防护林面积由38.05万公顷增加到55.76万公顷;混交林比例由16%提高到42%,体系的林种、树种进一步优化;
森林生态功能提升。工程区生态公益林功能质量一、二级所占比例由51%提高到60%,森林质量逐步提高,生态功能全面提升;
国土得到全面整治。有效改造防护林中85%的低效林,治理70%以上的石漠化土地,控制75%的水土流失面积。
伴随着碧水青山蓝天,千里珠江奔腾依旧。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许丹婷)9月15日,对金秀瑶族自治县最偏远的中良乡林秀小学的蒙凌群老师而言,是个难忘的“大日子”。作为130名“留学报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关爱行动”第二期教学交流活动的受益教...
金秀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秀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