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静 本报通讯员 张 雷 周翠雄 周建德 文/图
编者按
生态良好,本来是最宝贵的财富。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悖论”现象是:生态保存或保护良好的地方,往往也是贫困落后依然没有消除的地方。
金秀瑶族自治县可以算是一个例证。不过,中国绿化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把中国第二个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落户到广西金秀,并且连续实施3年,正是破除这种“悖论”现象的治本之举。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金秀实施这一生态扶贫大行动两三年后,一定能见到脱贫致富的实效果。
“绿色指标”在广西数一数二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3.8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4倍多。据专家测算,金秀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价值可达28.8亿元。
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金秀仍是“国家级贫困县”,按照2011年最低贫困线划分标准(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目前全县尚有21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47万人。
金秀是广西最大的水源林保护区和保留最完整的天然林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源头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八角之乡等称号,这样的反差不应该存在,而应该尽快消除。
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伸手施援来了,2012年2月和2013年3月,来自全国的志愿者、企业代表、官方人士和媒体记者云集金秀,一连几天为农户种下一株株“含金量”高的石崖茶。这个声势不小的生态扶贫公益活动,被命名为“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
据悉,广西金秀是继甘肃定西之后第二个“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受益县。这个生态扶贫项目设定用3年时间,定向援助金秀1000户贫困家庭,每户种植1000棵石崖茶生态经济林。项目目标是:从第4年开始,每户人家平均亩收入5000-7500元,每年通过售茶获得2-3万元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林农“守着绿色银行不富裕”的尴尬境地,让经济林源源“生金”,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
3月5-7日,我们在现场看到,2012年种下的22.3万株石崖茶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0%。今年作为实施项目第二年,计划再种植20万株,本月底前完成种植任务。为此,自治区政府补助1000万元种植1万亩石崖茶;林业厅也专门拨付专项工作经费。
专家称,金秀可谓是一个集“水库”、“碳库”、“氧库”、“物种基因库”于一身的“四库”全县。据了解,从2008年起,来宾市委、市政府将金秀县列为差别考核县,重点考核生态指标,而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财政税收等已经不作为考核内容。同时,国家将金秀水源林保护区列为生态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禁止落户金秀。
在石崖茶种植现场,一队橘黄色的身影在翠绿的山坡上格外抢眼,他们是来自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的志愿者。这些来自下游城市的“白领”对珠江水源的秀美山水、清新空气特别迷恋:“我们天天喝从这里流过去的水,能够来回报源头生态守护者,感到非常荣幸!”
忠良乡三合村党支书陶杰锋开心地介绍说:“这几年村里发展了八角、杉树等特色林业,群众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等石崖茶进入采收期,我们的经济收入一定会更高!”
“与时俱进”的这位陶支书还道出个流行语:金秀金秀,有“金”才有得“秀”!
新闻推荐
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古占瑶寨是一个瑶族聚居的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当地勤劳、勇敢的瑶族群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其中,神秘绝技“跳云台”、“上刀山...
金秀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秀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