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合山新闻 > 正文

同乐村一天天“乐”起来了

来源:来宾日报 2018-03-27 13:48   https://www.yybnet.net/

春季开学后,忻城县果遂镇同乐村最大的教学点——龙鹿屯教学点又传来了琅琅书声,所不同的是今年120多名师生格外高兴。原来,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学校建起了专用水柜,足够四季使用的活水,让大家不再为蹭水的事而感到尴尬和窘迫,他们真心乐了起来。

类似的“乐”,是这两年来同乐村的新气象。有了水、有了路、有了产业,这个果遂镇最偏远、最贫穷、石漠化最严重的大石山村也就有了希望,大家乐于脱贫,乐于向往更美好的生活。

尴尬的岁月——蹭水、洗脚、缺粮

同乐村,但这个名字并非因快乐而来,它最先表达的恐怕是大山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对生活的期盼和无奈的自嘲。由于饮水难、行路难、零产业,村民们过去总是无奈地蹭水喝、洗脚进圩、刨土缺粮。这种无奈好不尴尬。

同乐村饮水难。过去上百年,同乐村村民喝的都是望天水,直到近十多年,因为陆续得到一些扶贫资金,村里建成了些许水柜,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每到深秋,水柜逐渐干枯,村民们就要相互蹭水喝,屯与屯蹭,家与家蹭,蹭完了山里的水就拿着器具到山外蹭。

龙鹿屯教学点就发生了这样的事。由于没有专用水柜,师生们平时用水都靠蹭用附近村民的,到了枯水期,村民用水紧张,就不得不拉下脸来“断水”。于是枯水期间,学校里有摩托车的2位老师就“临危受命”,每天到山下各拉两大壶水进学校,一天4壶200斤,节约一点刚好够学生们中午煮饭用。吃饭过后,学生用湿毛巾擦一擦就算洗了饭盒。如此用水年复一年,年年相似。到了2016年,有着一辆旧面包车的老师蓝汉群到教学点支教,由于他家住水源丰富的合山市,拉水的任务就交给了他。为了拉水,蓝汉群拆了面包车后排的座位,每天从家里装10大壶水拉到学校。

同乐村路难行。全村20个自然屯基本不通公路,群众走的是羊肠小路,几乎家家户户养马。那时,马是一家之中的重要成员和劳动力,上山下山要靠它,担水打柴要靠它。每逢果遂圩日,凡是看见脚上沾满泥、手里牵着马儿的老汉,八成都是同乐人。久而久之,同乐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牵马进圩前,都要到镇上不远处的一条小河里洗脚。

同乐村产业发展难。全村1068户4402人中,贫困户501户1883人,贫困发生率43%。村里可谓是“三有三无”:有薄田无集体经济、有技术能人无合作社、村外有老板村内无青壮年劳动力。一年到头,除去玉米、黄豆、花生,再也不能从土地里刨出其他东西。

“那时从村头看到村尾,真是一个大写的‘穷\’字,我们盼着改变啊!”40出头的村民蓝继康说出了大伙的心声。

不屈的抗争——团结、担当、改变

贫困不是不可战胜的,同乐人明白这个道理,也一直努力抗争着。

门如屯村民小组长蓝善伟有想法、敢做事,还是一名党员。多年来,他一直寻求着改变贫困的办法,但凭一己之力很难把乡亲们带出贫困。无奈之下,他只好走出大山闯荡,靠自己多年的打拼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一名小老板。

“致富不忘乡亲,乡亲们还等着我们带一带呢。”他和其他党员再一次商量起如何脱贫的事情。蓝善伟表示愿意个人出资10万多元和一辆农用车,用于村里修建道路,但又顾虑在大山之中修路运料成本高,怕是杯水车薪。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在出资修路后,村民们纷纷响应号召参与进来。

去年5月—8月,村里的青壮年纷纷返乡上山打石头,村里的妇女负责打路基,老人负责后勤保障。就这样,渴望脱贫的山民硬是用10万元的资金修成了26.5万元的硬化路,开辟了一条1.1公里的机耕路,开发了100多亩山地,种上了甘蔗、玉米和牧草。

“家乡的贫困像一块石头堵在心里,现在终于为大家做了一些事情,我的心情舒畅得很。”蓝善伟所表达的,也是其他党员的心声。

2016年,党员蓝超群放弃了在合山市有着高收入的建筑事业,返乡创立了百果业农资经营部、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种植百香果、红心蜜柚、砂糖橘等水果300多亩,2017年帮助实现农民收入100多万元;2017年,蓝占东等党员主动垫资80多万元,帮助38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让贫困户有了稳固舒适的房子居住。

有了党员们的实际行动,村民们不再观望,纷纷行动起来寻找脱贫办法,一些有想法、有胆识的村民也坐不住了。

“扩大养牛规模,带着大家一起脱贫是我一辈子的心愿。”70多岁的村民蓝仕宁说,他养了一辈子的牛,有技术但存栏数最多时仅是6头,他决定带头办个合作社,带着乡亲一起脱贫。

听到这样的想法,该村“第一书记”黄卢娟立即着手联系办理小额贴息贷款等事项,并协调了5万多元资金和切草机成立门如康宏育牛养牛专业合作社。截至今年3月份,蓝仕宁一家已有17头牛存栏,另外还带动了8户贫困户养牛40头。今年年初,蓝仕宁的儿子蓝继康看准合作社的前景,辞去了在广东佛山市的工作,带着妻儿返乡和父亲一起干,并计划在今年将自家牛的存栏数扩大到40头。

美好的未来——产业、发展、脱贫

11个村屯23公里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老实巴交的66岁村民蓝正春也心动了。早年间,他患上疾病,导致劳动力不如别人,外出和劳作都要靠一匹公马,而公马养了10年除了干活没有其他效益。去年12月,蓝正春决定卖马买牛,以4500元的价格从合作社买了一头牛。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蓝继康牵给他的是一头怀了孕的年轻母牛,今年3月底就能产下牛犊。

“有了水泥路,马的作用就小了,不是我狠心卖马,现在个个都要脱贫致富,我也要向前看。”蓝正春说道。

的确,同乐村村民对未来生活的态度正在悄然改变着,大家都满怀憧憬。而改变贫困,除了村民自身发奋图强外,还离不开“第一书记”黄卢娟的引导帮扶,归根结底是离不开扶贫政策的落实。

2016年,来宾市一批新的扶贫干部入村工作,来到同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是市乐滩建管局委派的干部黄卢娟。驻村之初,同乐村的困境,让黄卢娟没少流泪,更是没少失眠熬夜思考如何脱贫。她在心底暗暗起誓:“群众盼的,我们一定给!”

黄卢娟制定了同乐村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等15个项目发展规划,计划总投资720万元。到今年初,她共整合了各种资金990多万元,完成了同乐村17个发展规划项目,另外还有4个项目已完成了设计工作。这些规划项目正在实施,有力地改变着同乐村饮水难、行路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

如今的同乐村,突破了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单一的瓶颈,全村已先后成立了百香果、育肥牛、养羊合作社及3个返乡创业示范基地,涌现出各种种养大户36户,建成了优质玉米基地1200亩,种桑养蚕基地1100多亩,甘蔗种植基地1000亩,水果基地200多亩,带动群众育牛800多头、养羊2400多只、养乳鸽2000多对。同时,全村贫困发生率也下降到19%,预计在今年可实现整村脱贫。

这个以“乐”取名的山村,终于有了致富的“造血”功能,正一天天地“乐”起来,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也正在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刘京平

新闻推荐

合山新型农民念活致富经

本报合山讯(记者/蒙进煌通讯员/庞丽萍)“在家种菜挣钱,胜过在外面打工!”3月8日一大早,合山市北泗镇瀑泉村王所屯村民谭顺开接到一笔电话订单后感慨道。无路子、无技术、无资金,谭顺开曾是“三无”农民...

合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同乐村一天天“乐”起来了)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