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有回族、蒙古族、东乡族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67万余人,占玉门市总人口的9.3%,有两个少数民族聚居乡。
春风古道,活力玉门。自古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在玉门这块热土上交流融合、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边塞文化、屯垦戍边文化、石油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未止步、永不停息。
健全机制
清单管理抓创建
近年来,玉门市按照高起点谋划、多载体引导、严标准考核、全方位推进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宣传教育,拓展创建内涵,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玉门市根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测评指标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印发《玉门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晰了工作职责和创建任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不定期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玉门市制定了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每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两名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少数民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围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玉门市制定“八进”活动任务清单,逐行业讲解辅导,现场指导创建,打造了一批“八进”活动示范点。把创建活动纳入全市考核清单,进行季度综合考核,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指导整改,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在日常,日积月累,以量变促质变。通过清单管理、季度考核、连续督查督办等工作模式,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责任”的共创局面。
舆论引导
强化宣传抓创建
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一场场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会演、知识讲座经常在基层单位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携手共创美好明天的生动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玉门市按照大宣传的理念,在广播电视、“爱玉门”APP、玉门发布等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在主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刊播创建内容和相关报道,先后制作推出了《丝路明珠、活力玉门》《民族团结进步》等宣传片,深入宣传报道少数民族团结模范、致富能人典型事迹,做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网络有信息。
玉门市小金湾乡是一个东乡族民族乡。目前,政府驻地主要街道已建成民族团结宣传一条街,各个宗教活动场所均建有法治宣传专栏。像小金湾乡这样的宣传方式,在玉门市已普遍采用。该市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在民族乡举办民族政策、法规讲座和各类培训班,在重点区域制作、悬挂横幅,向干部群众多时段推送手机短信,发动全市干部群众参与有奖答题活动,在各机关、学校、社区门口电子屏滚动播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标语,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多措并举
突出重点抓创建
在玉门脱贫攻坚的火热“战场”上,从不乏各民族群众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玉门市紧盯民族乡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配套、生态治理、农产品下游畅通、产业结构调整、安全维稳等民生工作,想方设法助力枸杞种植、设施养殖、劳务输转三大增收产业,为民族乡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玉门市持续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充分监督运用好民族乡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突出种植养殖业、光伏扶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电商扶贫等,全力推进“1+17”扶贫政策和“七个一批”脱贫措施落地,确保了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同时,按照“突破下游、带动中游、调动上游”的思路,设立20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农产品服务中心,组建5个专门的农产品流通团队,全面服务民族乡产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夯实了基础。
驻点帮扶
创新方法抓创建
驻点帮扶,是玉门市推进创建工作的一项关键措施。该市针对各创建单位工作基础薄弱、创建资料不规范等问题,专题分析研究,综合统战及民族宗教部门工作人员年龄、性别、协调能力等因素,制定了《玉门市统战系统干部驻点工作方案》,派驻统战系统领导干部深入片区开展驻点工作,全面对接指导乡镇、机关、社区、学校、“两新组织”、军营、企业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2018年,玉门市领导干部包片驻点时间均达一个月以上。
玉门市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指导、督促检查,指导新市区街道办6个社区建立了“三同心”工作机制,以社区为平台,打造了同心议事堂、同心工作室,建立同心志愿团队7支。以小金湾乡政府、独山子乡政府和小金湾民族学校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重点,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全市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至目前,玉门市共创建省级示范单位4个、示范家庭3户,酒泉市级示范单位28个、示范家庭108户。
优化服务
注重基层抓创建
玉门市坚持把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基层民族工作、共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纳入整个民生服务范畴。同时,积极协调各社区开设少数民族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政策解读和业务办理,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积极受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口迁入、创业开户、求职就业、医疗保险、生活救助等事项,不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健康卫生保健等知识讲座,不断提升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水平。
玉门市在市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设立引导站,耐心细致地帮助前来办事的少数民族群众。同时,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玉门市还注重日常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定期召开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座谈会,及时主动化解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玉门市各社区均建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做实做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两头对接”机制,实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双向服务、双向管理。同时,通过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对有求职需求的少数民族群众,鼓励协助他们参加人社、民政、工商联等单位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帮助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
突出融入
举办主题活动抓创建
玉门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结合,把民族团结内容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职业规则、团体章程中,融入宣传文化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类展室中,潜移默化提升少数民族群众文明素质。同时,坚持把民族团结创建与推进依法治理相结合,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科学分流和快速调处,有效维护了各民族和谐稳定团结局面。
近年来,玉门市各种大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精彩纷呈,2018年成功举办了酒泉市第八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玉门市全面开展第16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策划了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组织全市40多家单位集中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带动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全面开展;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民族乡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各宗教活动场所寺管会成员、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1000多人参加培训;组织评选表彰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家庭和个人,带动了各部门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积极性。
玉门市还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四进”活动,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和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宗教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邀请省民族歌舞团、肃北县乌兰牧骑、阿克塞县民族歌舞团,在玉门市政广场和两个民族乡举办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会演,营造了民族大团结、时代共和谐的浓厚氛围,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思想深入人心。
如今,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玉门这片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的热土上。
□杜海涛向军张洪龙
近年来,玉门市柳湖镇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林果产业,连续举办了3届采摘文化节,提高了农户收入。图为游客在柳湖镇日光温室采摘油桃。文彦祥摄
近日,玉门市第二幼儿园开展了“亲子快乐时光跳蚤市场”活动,师生和家长参与,现场销售和互换儿童的闲置用品,培养孩子交往能力,增强节约意识。魏永洁摄
近日,玉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队走进小金湾乡集镇,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今年,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以来,玉门市已组织40多家单位深入乡镇社区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二十余场次。张洪龙摄
近日,玉门市组织医护人员走进独山子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免费体检和医学健康知识讲座。今年以来,玉门市抽调医护人员组成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小分队,深入两个民族乡开展免费义诊和健康咨询等活动,受益群众1500多人。张洪龙摄
新闻推荐
玉门市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荧光增白剂系列产品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邀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已形成,现公开征求与该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一、项目概要:本项目为扩建项目,位于...
玉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玉门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