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蔺晓燕
“过去忙活一年,7亩地满打满算净赚不到3000元。现在把7亩地租给协会,一年净赚5000元不说,在基地上打工还能赚一万元哩!”玉门市赤金镇朝阳村农户王积寿说。像王积寿这样的农户在朝阳村还有很多,他们既当“地主”,又当工人……全村农户土地流转收入达747.2万元,农户返聘务工收入190万元,实现了土地流转和返聘务工“双收入”。
“这绿油油的一大片制种菠菜都是我们公司流转的土地。”酒泉九洲制种公司技术负责人翟贵元向笔者介绍道,“公司今年在朝阳村流转了1000多亩地,每亩地以700元的价格一次性付给农户,全部种的制种菠菜,农忙时雇些当地农民,干些下种、除草、灌溉、收获的农活。”
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入股……多种多样的土地流转模式,使朝阳村千里沃野开始流金淌银。荷兰纽内姆制种公司是朝阳村2008年引进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投资4000万元,在朝阳村建成集土地流转、劳务输出、高效制种、技能培训为一体,制种、精选加工、储藏、销售集一身的高标准封闭式千亩制种基地。在制种公司的带动下,农户自发将土地向大场大户集中,带动了贾正仓、宗欣等一批大场大户租赁农户土地,发展规模制种。
朝阳村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牵动、能人带动、服务促动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了荷兰纽内姆种业公司、酒泉特尔鲜制种公司等大型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企业5家, 至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6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充分激活了土地的“亩效益”,农户的收入和受益面逐年增长,实现了整村流转、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土地流转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庄俊康通讯员彭锋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大陆性气候特点非常明显。全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有农业人口9.6万人。农区主要分为南部昌马山间盆地温寒粮油、中部平原温和粮油糖菜果和东部...
玉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