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县马鬃山镇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属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的一部分,自然环境恶劣,居住人口少,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检测中心列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坐落在这里的马鬃山气象站也因此被中国气象局列为国家一类艰苦站。
自1957年建站以来,先后有300多名“气象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在“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的“生命禁区”顽强拼搏。从用驴驮水、用煤油灯照明、用手摇电台发报的岁月长河中走来,以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满腔热血,在大漠戈壁驻守,为祖国和世界气象观测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9月的一天,记者来到距酒泉城区300多公里的马鬃山气象站,近距离接触了这里的工作人员。
走进马鬃山气象站
从酒泉城区乘车一路向西,到瓜州县桥湾,再向北走150多公里,便是马鬃山镇。随行的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亏了2017年底国家修建了桥湾至马鬃山现代化公路。在此之前,这一段还是石头路,从酒泉乘车到马鬃山镇需要一天。这里的生活必需品都是从外面运来的,包括每天吃的蔬菜、粮食等,如果遇到特殊天气或意外,生活供给就很难保证。”
马鬃山气象站坐落在距马鬃山镇6公里处,办公场所和生活区在一片荒凉的戈壁上,这里的风比镇上还要大一些。29岁的气象观测员成静,正拿着记录本,在气象站地面观测场上,记录云、能见度及天气现象的观测数值。
“2014年伴随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的全面投入,马鬃山气象站只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蒸发量等几个气象观测项目还需人工测报,其余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比起老一代气象员,我们的工作量少了。”成静说。
尽管人工观测的项目少了,但观测员还要时刻查看观测场地自动观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数值是否有偏差等。
说着,成静的手机响了起来,她说这是她专门设置的工作闹铃。为了不遗漏每一个观测数值,成静在手机上设置了10多个闹铃,用于提醒她外出观测、检查设备、记录数值及上传数据等。
“人工观测项目3小时一报,自动观测项目1分钟一报。虽然自动观测项目是自动上报,但如果遇到停电及设备故障就会造成观测数值不能及时上报。如果哪一项缺报,就永远无法弥补了,那可是气象观测业务的重大事故。”成静说,这事故严重到啥地步?不仅影响预报,更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这一地气象资料的交换。
马鬃山气象站站长张春江告诉记者,马鬃山气象站是甘肃唯一的边防气象站,西伯利亚冷空气从这里进来。这一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下游天气预报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这里又是国际气象观测网格在附近区域内的唯一观测点,它监测的资料是中国和世界气象组织观测和研究全球气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些艰苦岁月
“2004年有了自来水,2005年通上了电……”回忆起在马鬃山气象站工作的日子,今年55岁的气象工程师杨卫民感慨万千。
“2000年的12月27日早晨8点,我从酒泉城区乘车,一路颠簸,晚上8点才到马鬃山气象站。1辆十六座的中巴车,拉满了物资和乘客,途中除了戈壁什么都没有,即便车子驶进了马鬃山镇,风依然很大。”杨卫民回忆道,当时马鬃山气象站没有水、没有电,吃的水主要靠毛驴去附近的公婆泉驮。没有电就用煤油灯或者蜡烛照明,而粮食和蔬菜都是从外面运来的,平时蔬菜储存在一个地窖里,新鲜的蔬菜运来后,先把之前储存的吃完,再吃新运来的蔬菜。
“最困难的就是冷,最冷的时候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37.4摄氏度。”说到这里,杨卫民坐在椅子上打了个哆嗦,他说因气象工作的特殊性,宿舍和办公室都不能生炉子,晚上他和同事,经常睡着睡着就冻醒了。值班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仪器和记录本,每观测一项,记录一次,人到屋里手还没焐热,就又要出门了,为此很多人的手脚都生了冻疮。
“在这里工作,最难熬的是寂寞。”杨卫民说,当时没有电话,与家人唯一的联系方式是写信,而这里,邮车一般半个多月才去一趟酒泉城区,如果家里有急事,一般都联系不上。
杨卫民第一次来马鬃山工作,4个多月没有回家,期间也没有给妻子写信,妻子着急了,打电话给省气象局,省气象局通过电报才找到他。之后他又发电报给省气象局,由省气象局代他给家人报了一声平安。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觉得苦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卫民说:“我不认为这里艰苦。上世纪80年代,我参加了云南前线老山地区防御战,曾四天四夜没有吃饭。和军人相比,我们这些苦算不上什么。”
杨卫民在马鬃山工作期间,听老前辈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马鬃山工作的“气象人”比他们还艰苦,有些人一年最多回一次家,外出观测时没有交通工具,骑着骆驼到处跑,有时沿途还会遇到狼。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住的都是平房,饮食时常没有保障,平日气象观测全靠人工采集,每天要观测几十项数值,观测员将各气象要素数值抄录后,还得快速进行手工编报,然后用手摇电台向省气象局发报,从观测到发送数据15分钟内完成,因为每个整点过3分,必须把观测的20多项气象数据传回省气象局。这就是说,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天气情况,每小时45分时必须到观测场按照规程观测、记录、编报、发报。气象站工作人员是没有休息时间的。
这40年的变化太大
“冬天我们坐在里面冷得直打哆嗦,夏天又热得发慌。一想到在这台59-701雷达车里工作就头疼。”杨卫民站在马鬃山气象站地面观测场一角,指着一台生锈的设备说:“这就是59-701雷达,它是一台高空探测设备,它结合高空释放的气球,收集沙漠地区的大气气压、湿度、温度及风速等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以前用这台设备,我们需要出动5个人,现在它被L波段雷达取代,我们只需两人配合即可完成探测。L波段雷达要比59-701雷达探测的数据更准确、更及时。”杨卫民说,2014年随着马鬃山气象站设备的不断更新,气象站成立了综合业务值班室,实行了地面和高空两个观测项目综合观测,形成了一人多岗观测的工作模式。
2005年有了生活用电和手机信号。
2012年初,马鬃山气象站由国家基本气象站升级为国家基准气候站。
2014年1月1日,气象观测进入自动化观测时代,实现气象数据分钟采集。马鬃山气象站持续几十年的1小时一报的测报模式,改为每3小时一报,并取消了夜间观测。
2015年12月31日,马鬃山气象站用了几十年的发报电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一组组数据呈现了马鬃山气象站几十年来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马鬃山气象站的工作环境、气象仪器设备、气象服务工作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马鬃山气象站已经面向公众提供监测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体及时了解气象信息和气象资料,真正感受气象现代化发展的新成果。
□本报记者殷小乔
新闻推荐
近日,肃北县娜仁蒙古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娜仁其其格,经酒泉市旅游协会、甘肃省旅游协会推荐,中国旅游协会评选,荣获首...
肃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