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讲述酒泉故事
去年,在肃北草原上,我认识了一位美丽的蒙古族女医生,她出生在石包城乡一个普通牧民家。她说:“蒙医是我一辈子的职业,我会继续研究,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我问她:“您这么执著的原因是什么?”她说,1995年,在别盖乡,她第一次出诊,遇到了一个叫巴德玛德的牧民肚子疼得厉害,但年轻的她一时诊断不出病因,急得一头汗。老人看出了她的为难,便摸着她的头说:“孩子,放心治吧,哪有刚生下来就会跑的马驹。”她说,就是这份真诚和信任,让她认真地走过了23个从医年头,成了肃北草原上最美的“塞恩,额木琪”。她叫斯琴,是肃北县蒙医院的一名蒙医。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采访了一个人。他被甘肃省授予“最美交警”称号。我问他:“你凭借什么获此殊荣?”他说:“可能因为我吐血了吧。”这句回答逗乐了周围所有的人。2015年,他前往位于中蒙边防线的国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间紧、路途远,来不及吃早饭,便出发了。历经一天半,最后在玉门交接案件时,突然吐血,被紧急送往医院。他说,肃北每个交警都一样,真心服务、秉公执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只是他幸运地成为其中的典型。我问他,现在想起来后怕吗?他说,如果那天留在马鬃山而没有到玉门的话,他可能就永远地走了。既然当初在玉门捡回了一条命,他觉得很幸运,这辈子就干好这一件事就够了。他叫李积宏,30岁的肃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
在肃北采访时我偶遇了一位老人,蒙古族,汉语不太流利。一米七的身高,拎着一个蓝色的小桶,来来回回在社区内捡垃圾。她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当社区义工。在当时很多人还不懂什么是义工的时候,她就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不需要任何人监督考核。她只是说,环境卫生干净了,心也就净了。我问她:“是什么让您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她说:“因为,我是一名党员。”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特别真诚。拎着小桶走远了,留下寒风萧瑟中那个佝偻的身影。没有人约束、没有镜头前的作秀,不唱高调,只有点点滴滴中的坚守。她叫古吉玛,肃北县一名普通的蒙古族妇女。
在阿克塞,我认识了一对夫妇。为了救活曾经被预言只有10天生命的丈夫,他们跨越阻碍,跑遍全国,只为了让生的希望重燃。四年间,经历过残酷的透析,面对过休克、喷血等生离死别的场景,生命和他们开着一个又一个玩笑,生活叠加起来的层层沧桑,是他们不愿回想起的痛苦。他们在我的采访中哽咽道,“一切都过去了。”这条如炼狱般的路,如何走过,当时的我无法感同身受。我问他们,生活一次次把你们压垮,为什么没有妥协?他们说,每一次冲击他们都会互相鼓劲,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从最初的鼓励到最后的习惯,生活给予的负重反而锻造了他们生命的韧性。“不放弃,前路就会被点亮,勇敢地走下去,幸福就在脚下。”他们是纪安卡夫妇,阿克塞县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
在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不久,我在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日光温室一座草莓棚里,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1998年毕业便在永久村,当过文书、会计、团委书记。在采访中他说,发展就意味着打破既定模式,重建新的思路和方向,要胆子大、步调快。但最终目的是要让农民放心。他给我讲,农民不容易,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数十年拼命攒下的那点钱,不敢轻易交付于人。我问他,这些年你就没有想过“往上走”?他说,他就是农村的孩子,让村子彻底变个样,是他的“野心”。没有乡村的发展、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会缺乏根基。所以就做个双腿沾满泥土的“村干部”吧。这个人叫王生兵,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党总支书记。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一群人,每个时代也都需要这样一群能够寻求真理、履行责任,能够真心为民、秉公执法,能够不计得失、无私奉献,能够看到生活的残酷却依旧不言放弃,能够把智慧和汗水洒进百姓心田、描绘壮阔蓝图的人。他们演绎着平凡中的不凡,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新时代将会更美好!
□本报记者王荣讲述
新闻推荐
本报肃北讯近日,肃北县人民法院以庭前会议的形式,成功调解由肃北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肖某某涉嫌污染环境罪刑事附带...
肃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肃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