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酒泉新闻 > 正文

甘肃:智慧农业使戈壁滩变“米粮川”

来源:广元日报 2018-04-27 01:06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王铭禹张文静

尽管才4月下旬,但站在茫茫戈壁滩上,正午刺眼的阳光已让人睁不开眼。在一座温室大棚内,范立德拿出手机,打开“大棚管家”手机客户端,点击“卷帘打开”选项,棚顶的保温布随即缓缓掀开,室内顿时凉风徐徐。

范立德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人。他正在操作的是一套日光温室自动控制设备。这套设备与放置在温室内的各类传感器相连接,可以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并通过手机软件及时得到反馈。

“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温室大棚管理。这个技术不光能给温室通风,还能给庄稼滴灌、添肥、增温等等。”范立德向记者介绍。

他的大棚里,碗口大的西瓜结满了枝头,再过不久就能上市;西红柿、辣椒和茄子长势喜人。看着眼前的景象,很难想到,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州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面积土地砂石遍布,极不适宜农作物生长。过去,村民们只能靠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勉强维持生活,很多人无奈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范立德就是众多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一个。他曾在青海、新疆等地干过暖气管道工、车床工,也开过出租车。他和村民们不止一次想过,“要是能把荒滩开发出来,该有多好。”但囿于技术和资金,他们也深知“在石头上发家,就是白日做梦”。

但没想到,这样的想法在政府支持下竟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肃州区农牧局介绍,戈壁滩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它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如果用好了,就是聚宝盆。戈壁最大的优势在于光照充足,以酒泉为例,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资源,而且昼夜温差大,利于植物养分积累,干燥的气候还能最大限度防止病虫害发生。

认识到这些优势后,近年来,肃州区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将目光投向广袤的戈壁滩,通过在戈壁上打造日光温室,并引进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无害化绿色防控、物联网控制等技术,种植蔬菜、食用菌、葡萄等经济作物,戈壁滩逐渐被开发了出来。

2009年,沙河村通过农户自筹资金,镇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贴息贷款等帮扶措施,在戈壁滩上打下了第一批50座温室大棚。范立德试着承包了其中4座,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就收入7万元。

沙河村还为村民请来了技术顾问,免费为农户提供温室建造和作物种植技术指导。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闫生军就是顾问之一。

闫生军介绍,在日光温室种植中,他们广泛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能提高蔬菜品质。”同时,日光温室全部配套了膜下滴灌和微喷滴灌技术,有限的水资源也得到了高效利用。

“每亩大棚可以转化利用农废资源40立方米。全区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废旧农膜、尾菜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利用率达到82%。”闫生军说。

较低的投入带来的是高回报。范立德说:“一座大棚每年能种2到3茬蔬菜,加上无公害蔬菜市场销路很好,每亩年均可收入3万元,比以前广种薄收好太多了。”

记者从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现有戈壁日光温室面积1.2万亩,从今年起,当地政府还将扩大戈壁农业的种植面积。

如今,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已经成为人们的“菜篮子”“钱袋子”。戈壁滩在解决耕地资源紧缺的同时,也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新闻推荐

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再提标

本报肃州讯按照省、市指导标准,自今年1月起,肃州区城市低保补助标准提高7.6%,保障标准由460元提高到495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402元提高到433元,全额对象按新确定的保障标准实行全额补助,其他对...

酒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酒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溢满四月天2018-04-25 10:04
评论:(甘肃:智慧农业使戈壁滩变“米粮川”)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