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酒泉新闻 > 正文

嘉峪关诗话(二十二) ●周大成

来源:嘉峪关日报 2018-04-24 09:22   https://www.yybnet.net/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醇厚的葡萄美酒盛满了夜光玉杯,

出征的将士正在开怀痛饮一番呵,

琤琮的琵琶声已在马上声声急催。

请君莫笑杀敌前我们豪饮的情怀,

自古以来的征战有几人能再返回?

《凉州词》是王瀚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表现边塞主题的浪漫主义诗歌中典型的作品之一。诗歌以旷达豪放的情调描写边塞将士的军旅生活,并抓住出征前的一种特殊的出征场面和出征的特殊感情,加以点染性的描述,抒发了边塞征人慷慨豪迈的气概,洋溢着一种生命律动的力量,因而成为千古绝唱。

王翰,字子羽,其生卒年不详,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是同乡。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进士,后在宰相张说引荐下以驾部员外郎身份前往西北前线。曾为汝州长史,仙州别驾。他恃才不羁,以豪放著称,日与才士豪侠饮乐。其诗善写边塞生活,多壮丽之词。《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凉州词》即《凉州曲》,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代凉州属陇右道,是边塞地区,州治在今甘肃武威。

诗的前两句写出征将士的典型环境和特征性动作。诗一开头,就写了葡萄酒、夜光杯、琵琶、沙场等西部的物产和特点,表现出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这是个带有典型特征的环境。第二句引出这一典型环境中的主角特征性的动作。戍边的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中过着紧张动荡的生活。临战之前,将士们在军帐内宴饮。这是一场出征前的盛大酒宴,名贵的夜光杯里倒满了西域的葡萄美酒,酒香四溢,还没有喝就好像觉得自己已经醉了。然而就在将士们正要举杯开怀痛饮之时,突然听到了催人出征的琵琶声,激越的琵琶声仿佛进军的号角,将战前的酒宴本不轻松的气氛渲染得更加紧张。之前的欢宴好像戛然而止,变得有些沉重。将军仿佛已经有了醉意,还在举杯劝饮,他对一同宴饮的将士们说:“如果此次出征我醉倒在了战场上,也请你们不要取笑,自古以来,前往战场的人又有几个能平安归来?”“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豪放、开朗、兴奋的情怀。这里的征人“醉卧”之情,绝不是那种一两个人浅斟低唱、借酒浇愁的惆怅之情,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向往的艺术力量,而不是令人消沉、感伤的情愫。戍守边疆的将士们远离故乡,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每一场豪华的酒宴都有可能是自己的送行酒。然而他们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国家,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怕明明知道“古来征战几人回”,也要义无反顾地前往沙场,哪怕是明日马革裹尸,葬身荒野,也毫无惧色,并不惮于前驱。这种一往无前、勇武刚毅的气魄,正是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它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慷慨赴死,为国捐躯。

诗中提到的“夜光杯”是指一种用美玉琢成贵重精致制作精美的酒杯,产地原在西域,后来夜光杯的制作传到了西域连通中原的咽喉之地酒泉。今甘肃酒泉采祁连玉磨制而成的夜光杯,成为著名的边塞风物。

“夜光杯”之名由来已久,据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王翰的诗和酒泉的夜光杯交相辉映,诗以杯名世,杯以诗增辉,堪称双璧。

酒泉夜光杯已有2000多年历史。汉唐以来,西域各国向中原王朝进贡,当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酒泉成为贡品运输的集散地。洁白无瑕的和阗玉,是冠于诸品之上的名贵贡品,往往由于长途跋涉而耽误了入贡期。后来就在酒泉开坊设场加工成成品,然后入贡,于是制玉作坊就在酒泉发展起来。再后来和阗玉材料的供应又发生了困难,酒泉的玉雕工匠就在祁连山中发现了质地优良的酒泉玉(俗称老山玉),这种玉是地下富含铁镁质地的岩浆沿地壳裂隙灌入地壳中冷却而形成的橄榄岩,岩石形成后受高温气体和热溶液的作用,使其原来的矿物组成变成一种细小鳞片或纤维状的蛇纹石。这种由许多蛇纹石组成的岩石,质地细腻,色泽美观,呈绿、浅绿、暗灰绿等色,似蛇皮花纹。用此料几经艺匠精心琢磨,成为中外闻名的“夜光杯”。酒泉玉的开采和制作,不仅满足了入贡朝廷的需要,而且沿丝绸之路远销到国内外。

酒泉夜光杯以精工雕琢、造型优美、风格独特、款式新颖而著称。它纹如天然、薄如蛋壳,质地光滑细腻,具有耐热耐寒、不爆不裂的特点。它色彩斑斓,有“一触欲滴”的翠绿,“羽绒疏淡”的鹅黄,“藕满池塘”的浓郁,“羊脂细腻”的洁白等;品种繁多,有仿古齐口平底杯、仿古爵杯、仿古中式杯、西式高脚杯、各类雕花杯、金边银边杯等,最近又研制成功“发光夜光杯”。是居家旅游和收藏馈赠的珍品,深受国内外朋友的喜爱。

历史上酒泉玉器业最盛时,作坊不下数十家。从艺工匠也不下百人。在旧社会,由于兵荒马乱,百业萧条。酒泉玉雕业濒临绝境,玉匠生活每况愈下,朝不保夕。到了解放前夕,从事夜光杯生产的匠人仅剩三人。解放后夜光杯焕发了新颜,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更大发展。目前,酒泉、嘉峪关两地的玉雕工人已达百余人,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工艺水平,增加花色品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夜光杯的生产和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闻推荐

改革越改越深 群众越跑越顺 肃州区“一处跑、跑一次”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上接第一版)此外,还新建网报服务厅,设置咨询台和辅导岗,开通免费WiFi,配备专人辅导纳税人网上报税,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据了解,去年6月起,肃州区国税局开始向纳税人推广使...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酒泉日报公众微信2018-04-19 09:21
猜你喜欢:
评论:(嘉峪关诗话(二十二) ●周大成)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