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时间。五言诗萌芽于民间歌谣,其形成受到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大约在西汉出现。这些歌谣作为五言诗,在艺术上还很幼稚,但为东汉五言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直到东汉时期,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才正式成型。这一时期,酒泉出现了以战争、思乡、出使异域、离别为主题的五言诗,但都因历史久远而散佚。
两汉诗歌继《诗经》《楚辞》以后,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旺盛的生命力。酒泉流传下的诗歌虽数量不多,但都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酒泉古代诗歌新范本。
一、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是两汉诗歌最基本特点。两汉诗歌继承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叙事模式,大胆反映现实,这一精神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两汉酒泉诗歌关注现实、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两汉诗歌创造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件,诗歌所表现的大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对当时社会的苦与乐、爱与恨、生与死的人生态度。反映民生疾苦、揭露黑暗现实,是乐府诗最鲜明的特点。首先,两汉酒泉诗歌的作者大多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其次,两汉酒泉诗歌对男女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歌大都来自民间,部分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如《携手上河梁》《行行重行行》,写妻子与丈夫离别的相思之苦。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最后,两汉乐府诗还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前代文学作品有更深开掘,把创造主体乐生恶死的愿望表现得特别充分。
二、叙事性是两汉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明代徐桢卿在《谈艺录》中说:“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两汉酒泉诗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情节和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即使那些不以叙述故事为目的的短诗,也往往有一些具体的生活片断和细节描写。叙事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如《十五从军征》,重点描写了那个老兵到家前后的经历,通过他的遭遇和感触,以小见大,反映了汉代的兵役制度。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是两汉诗歌的又一特点。两汉诗歌的作者具有比较自觉的叙事意识,在创造实践中努力把叙事诗和抒情诗区别开来,使两者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差别。当中的许多叙事名篇,都因叙事详尽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十五从军征》对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充分,对老兵回家后的行动也有详细叙述,而老兵内心的感受并没有详细描写,全诗以叙事为主。
三、形式灵活自由,篇章句式变化多样。两汉诗歌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创造了包括四言、杂言和五言的丰富的诗歌体裁,便于容纳更多内容,更为自由地叙事抒情,如《古歌》中,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交错出现,灵活自如,更好地抒发了情感。还如《悲歌》中有三言、四言、六言。这些格调不同的诗歌,为后世酒泉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军山
文人五言诗得到了快速发展
●
两汉酒泉诗歌的艺术成就
●
新闻推荐
统一思想行动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 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查酒泉汇报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王丽君)4月19日,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第五督查组组长、省司法厅厅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牛纪南一行来酒泉市督导检查工作,并出席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查酒泉...
酒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酒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