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酒泉新闻 > 正文

庄老300多件敦煌古乐器

来源:西部商报 2016-03-28 07:23   https://www.yybnet.net/

庄壮、方艾琴夫妇 A10庄壮先生和他复原出来的敦煌古乐器(翻拍) 图片均由西部商报记者丁凯 摄

庄壮老先生复原的敦煌古乐器

方艾琴老人展示敦煌古乐器模型

·斯人远去 匠心独存

开栏语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今年8月在敦煌举行,以此为契机,敦煌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敦煌石窟曾经的荒凉、颓败成了人们反复提及的历史,映衬着现在的有序与欣欣向荣。我们难以忘怀那些为敦煌的研究、保护、扬名开疆辟土的老一辈“敦煌人”的坚守。他们都曾以自己的方式守护敦煌,书写了独特的敦煌文化人生。斯人远去,但他们留下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敦煌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

时届清明,本报今起特别推出【清明祭敦煌魂·斯人已去 匠心独存】系列报道,通过老一辈敦煌学人的妻子、儿女、朋友的回忆,展现他们用坚守堆砌出的沉甸甸的一生以及那不朽的精神遗存……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对琵琶的弹奏有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敦煌莫高窟壁画上记载着从北魏到隋、唐、宋、元等近千年的不同类型,各种式样的乐器图案6000余件。这两者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琵琶行》中唯美的旋律是否能在莫高窟壁画中找到答案?已故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庄壮先生一生孜孜以求,复原了300多件敦煌壁画乐器,让古老的乐器千年之后再发声。古乐穿越千年悠扬旋律再现,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好听的声音。为此我们拜访了庄壮先生的老伴方艾琴老师,来聆听她回忆,看古乐是如何复活的!

西部商报记者

宋芳科 都一鸣

实习生 杜雪颖

追忆  一个人踏上了敦煌之旅

3月22日,一场春雨滋润金城。窗外一排老树萌发着新绿,方艾琴老人抓了一把小米撒在窗台上,不一会一只斑鸠飞来觅食,完全没有一丝戒备。看着鸟儿吃得悠闲,方艾琴老人自言自语:“吃吧,吃吧,多吃些,反正下雨也不好觅食去!”如果老伴庄壮还在,今年他们将一起度过金婚纪念日。自从老伴三年前去世后,她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养养花,喂喂鸟,听着鸟儿叽叽喳喳像感谢她的意思,她觉得自己不再孤单。

面对记者采访,方艾琴取出几个演出箱。轻轻打开一个,一把古朴精美的凤首琴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轻挑琴弦传来柔和的音律,方艾琴的思绪就这样被带回过去……

时间回溯到1984年,这一年,已年过40的庄壮决定辞去甘肃省歌剧团(现甘肃省歌剧院)副团长职务,恳请组织调他去敦煌研究院专职搞研究。此时他已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合作谱曲的歌剧《向阳川》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群众的高度赞扬,创作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20余首歌曲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在音乐路上庄壮可谓走得顺风顺水,又是中央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他,为何执意要去敦煌?

方艾琴回忆,那是1979年,庄壮自备干粮水壶,一个人踏上了敦煌之旅,先从兰州乘班车到酒泉,又从酒泉乘车到敦煌,在去往莫高窟的路上还说服了一名打算去玉门的司机,让司机绕道三十里带他一起看莫高窟。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司机师傅到达后,在莫高窟看了几个洞窟便觉得有些上当,开车走了。而庄壮一留就是一个月。接下来的几年由于要完成文化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的编纂工作,担任主编的他只能忙里偷闲地去敦煌莫高窟看壁画!就这样一次次的赴约,把庄壮的心和敦煌紧紧连在一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编纂完成后,他便一心只想投入敦煌的怀抱。

最终,方艾琴支持了丈夫庄壮的选择,让他可以在敦煌钻研所钟爱的事业。

求索  因为热爱所以无悔

人到四十,庄壮开启了全新的起点,将曾经的荣誉都默默收起,可内心里他深刻的明白莫高窟这座世界瑰宝将是他今后事业取之不竭的宝藏。甘肃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让敦煌飞天舞蹈重现。在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的壁画中,从北魏到隋、唐、宋、元等近千年的乐器图案就有6000多个。作为一名音乐人,让壁画乐器穿越千年发出声音成了庄壮的心愿和行动。

对于普通人来说,观摩三两幅壁画是一种艺术享受,但对于一位学者来说观摩壁画只是入门功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技术条件远没有现在发达,就是一部照相机也是奢侈品。由于无法购买相机和胶卷,庄壮开始的时候只能专心看壁画,特别是到了下午,洞窟光线变昏暗后便无法看,为赶时间庄壮中午经常顾不上吃饭。由于壁画中的乐器大多在高处,须仰头观看,时间长了自然腿困、腰酸、脖子疼,实在不行只能躺下休息。就算躺在地下庄壮也没闲着,继续看。感觉这办法好,后来庄壮干脆就躺在地上看。于是这一张张乐器图样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观察下有了结构草图。绘图只是复原壁画乐器的第一步,对于一名音乐人来说,并不希望自己复制的乐器只成为一个艺术品。完美发声复活千年的演奏声音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在方艾琴眼中,老伴庄壮为这事简直如痴如醉,复原的工程从上班干到离休,从离休干到去世,几乎从未中断过一天。

复制敦煌壁画乐器是一种小众的研究,实验阶段的每个图案只造一把乐器,无法形成批量生产,所以在方艾琴的眼中,老伴庄壮就是复活敦煌壁画乐器的纽带,所有复原图纸的乐器作坊都是老伴庄壮亲自联系的,纯手工制作、所用木材为楠木、黄花梨木,加之又是孤品,每款乐器都是造价昂贵。后期虽然有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特批拨付的30万元材料费,但费用依然紧张。为了节省开支,老伴庄壮去北京调试乐器都住在地下室,没离休的时候还说的过去,离休了都成老年人还这样苦着自己,方艾琴感觉都心疼,一把琴、一个鼓,老庄在乐器上花钱从不在乎,可他为什么对自己就这么抠,方艾琴想来想去没有更好答案,或许这只能用热爱解释了。

执着是最好的财富

铭记 

执着是最好的财富

为了最大限度地复原乐器的旋律,庄壮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方艾琴回忆,为能让造出的乐器复原最古老的声音,老伴可没少下功夫,近30年来先后走遍北京、上海、河南、武汉等地的图书馆查询搜集古籍资料对演奏音乐的描述,并且赴龙门、麦积山等石窟搜集资料,从更广阔的范围去复活古代音乐的声音。就为了这事,庄壮没有少翻阅古诗词,《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老伴还专门找来珠子演示过,正是这样的严谨和广博让老伴在壁画乐器复原的路上走得更加从容和清晰。

方艾琴说,她最明白老伴庄壮的人生理想就是组建一支敦煌乐队,将自己复原的乐器原汁原味搬上舞台。2012年年底,中央民族乐团决定要用庄壮老师复原的乐器。面对这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庄壮先生连续三个月不断往返北京、上海,在上海和师傅们切磋乐器的造型、尺寸、音色,在北京向演奏家介绍乐器的性能特征和演奏方法。那段时间因为有梦想的力量,他像一个孩子一样不知疲倦。可毕竟岁数不饶人,2013年4月12日,就在庄壮先生准备再次去北京和演奏家排练之际,他因疾病猝然离世。

此后,方艾琴代表老伴去北京观看了这场他来不及观看的演出,在音乐会现场由庄壮先生依据敦煌壁画复原的雷公鼓音色宏大,演奏开始便掌声如潮。此刻台下的方艾琴充满欣慰,但不乏遗憾。

新闻推荐

哺乳动物胚胎成功在太空发育 我国实践十号卫星小鼠胚胎实验取得重要突破

据新华社消息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深入,未来人类能否在太空正常生活、繁衍后代?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等特殊环境会不会对生殖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开这些疑惑,6日发射的我国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庄老300多件敦煌古乐器)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