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是河西走廊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的北麓中段,依次纳山丹河、梨园河、摆浪河、讨赖河之水,穿甘肃省临泽县、高台县,跨镇夷峡进入金塔县内,最终注入内蒙古居延海,总长度800多公里。
金塔,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被誉为“航天摇篮”、 “胡杨之乡”、“汉简故里”。这里,汉塞、金关的残垣断壁里,有金戈铁马、鼓角峥嵘的苍茫岁月;这里,既有传承千年的农耕情调,又有碧水蓝天相映、鸟语花香相依、瓜果美食相伴的绿色田园。
是黑河,造就了金塔的富庶。黑河流入金塔县的天仓之后,折向西北茫茫的戈壁,不息的波涛直指内蒙古额济纳旗。这一段河流,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弱水。
沿河设防 滴水不漏
黑河是个博大的体系,从祁连山中蓬勃而出,流戈壁、过盐泽、穿凹地,收纳万川之水,神奇地点化了荒芜的沙漠。在它广阔的区域内,绿洲起伏,葱翠的光泽就像熠熠生辉的宝石。
因为有了黑河义无反顾的融入,整个居延地区,上演着一幕幕英雄辈出的历史活剧。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王维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生动画面。汉代的匈奴,唐代的突厥、回鹘到西夏、元朝的党项、蒙古等民族,都在这块土地上扬鞭策马,南征北战,留下过自己的辉煌篇章。
不仅如此,就地理位置来说,它是连通中原和蒙古高原的枢纽。
向北,它通过一片片断而不绝的绿洲连接北漠;向南,溯河而上,打通河西走廊,进入直入中原的交通线。
从历史上看,河西走廊的守备,历来被历朝历代所总揽。尤其是西汉取得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后,强化了对重要河流、绿洲、隘口的防务,在这些地区驻守兵卒,修建城堡,设立军事基地,这些城堡和军事基地又与横贯边塞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缜密的防御体系。
从河西走廊中北部的金塔县城向西,绿洲散尽,无垠的戈壁上,黑河时隐时现,在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烽燧和城堡时,我们才感觉到,在岁月的深处,在那个冷兵器时代,黑河,牢牢地控制在了一个缜密的军事防御设施之内。同时,它也是打开这条河流的金钥匙。
肩水金关与阳关、玉门关并称河西三关,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侯官所在地等屯戍重地,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
阳关、玉门关是向西开放、推进的桥头堡,无数的商旅、使者从这里通过,走向西域和中原,各种物品和信息在这里交流交换;而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却是一个死穴,它们必须铜墙铁壁一般,扼守来自蒙古高原的侵袭。
据专家推断,肩水金关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这一时期,汉王朝已经开始在河西走廊置官开渠、移民屯垦、经营西域了。
戈壁漫漫,风沙连绵,因为经年的岁月剥蚀,这些防御体系的主要建筑损毁严重。尤其是肩水金关,经过几次发掘,对遗址破坏极大,仅存的一些遗迹也已全部损毁。现仅存一烽台,台长宽均8米。今天,肩水金关只剩下一堆黄土了,面对这不起眼的黄土,你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肩水金关。故址四周是戈壁荒漠,有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有极少耐旱植物生长。黑河从故址旁边流过,一座废弃的城堡,已经没有了扼守一条河流的气魄。
在那个年代,在巍峨的肩水金关,整个黑河尽收眼底,尽在可控之中。
2000年的风霜,足以淹没一切,肩水金关也不例外。
大湾城沿黑河东西两岸各居一城,形成著名的“肩水障”,扼守黑河要冲,水陆联防体系完整。大湾城和地湾城对大本营肩水金关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荒芜的戈壁,大湾城和地湾城虽经历风雨剥蚀,但现存遗址防御体系健全,形成了以黑河为中心,长城护关城,城壕护外城,外城护瓮城,瓮城护内城,城城相护的军事防御体系。大湾城又分为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东大湾城为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由内城、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外城东垣保存较为完整。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为180米×210米,墙第夯土板筑,其筑法与东大湾城完全相同,城内外地表有少量灰陶片和黑釉精瓷片。
地湾城北距肩水金关700米,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为肩水侯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筑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
肩水金关是汉朝初年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惟一关口。今天,在人们看来,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在如此遥远偏僻之地设置关口呢?
锁控北漠 扼守黑河
如果从高空俯瞰,三城一关是河西走廊北口的一把“锁”,是开启黑河的钥匙。因河西走廊两边以山峰为天然屏障。走廊的北侧,自东而西横亘着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北山”。北山的山势低平,而且还有几处豁口,强劲的朔风把大量的飞沙带进了河西走廊,形成了大片的沙丘,而且也为来自北方的敌人突入河西走廊留下了通道。
在自然地理中,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地貌以戈壁、沙漠为主,植被稀少,发源祁连山的黑河,南北纵贯。黑河两岸,形成了大片冲积扇,这样肥沃的土地,这样可牧可宅的绿洲,谁不垂涎三尺?这也当然会成为汉代中央政府与匈奴激烈争夺的要地。不仅如此,黑河东侧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西侧的北山山脉构成了远控大漠、卫戍河西的天然屏障,而黑河贯穿其中,成为由蒙古高原到祁连山北麓丰美草地的南北通道。既是战略要塞,又是咽喉之地,因此,三城一关即黑河军事防御体系的构筑,也就成为必然。
三城一关建于何时?从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看,其纪年的最早时间为汉武帝太初五年(公元前100年),其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的时间(公元前102年)仅差两年,这说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花费了近3年的时间,因此肩水金关的修建时间大约在汉武帝太初五年(公元前100年)前。但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此时,据匈奴败退漠北(公元前121年)已有20多年的时间,匈奴人对汉室的威胁已经解除,为什么还要设置关口,派重兵把守呢?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黑河流域军事体系不断完善的历史: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公元前108年)将汉长城从酒泉郡会水县北部的张掖郡下辖的肩水都尉府——大湾城向西修到敦煌郡龙勒县,同时还修筑了肩水金关向北至殄北的居延塞墙,使肩水金关成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地区的咽喉,也成为抵抗漠北匈奴铁骑南侵的重要关口。
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遣路博德修筑了南从镇夷峡起沿黑河东岸的毛目东山经肩水金关至狼心北山再折向西达哈密北山一带的长城以及沿线的府县、城障、烽燧等设施,时称“居延塞”,这样就形成以肩水金关为中心的比较完整而坚固的北部军事防御体系。与此同时,在酒泉郡的会水县内设置了北部都尉府、东部都尉府,张掖郡的居延县设置了肩水都尉府等军事机构,各都尉府都派重兵把守。尤其是肩水都尉所辖的居延及会水一带,自漠北战役后,匈奴单于王受汉王朝的军事压力不断向西迁移,渐与汉酒泉郡相逼。酒泉郡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而居延一带自然成为守卫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西汉王朝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这一带防务薄弱的环节。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派路博德在这一带修筑起障塞亭隧。居延塞的修筑不仅仅为酒泉等郡增添屏障,它实际上更是汉军的一个前方基地。由于这里宜农易牧的自然条件,因而很快就成为西汉边塞屯田的一个中心。这里也牢牢地控制了深入蒙古大漠最近的路线,为以后西汉王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创造了条件。
如此不厌其烦,如此层层设防,如此严关把守,如此缜密筑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看来,汉武帝虽然打败了匈奴,使匈奴远遁于漠北,但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必须严防死守漠北匈奴的南下,从战略上彻底根除匈奴之外患。从这一点上看,它是割断匈奴人联系,阻止匈奴南下的一道“卡”。
同时,河西走廊是历朝历代军事防御的底线,河西不保,中原危机,河西走廊的安全必须确保。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三城一关的出入,有着最严格的控制线。从肩水金关处发掘的诸如通行证之类的汉简中可以看出,汉代的此类文书中对出入关口的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都有着详细的记录,严格地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这说明,一方面是防止内地的人员,尤其是罪犯外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匈奴人等外夷混入内地。一道铜墙铁壁就这样从物质和制度的保障和支撑下耸立起来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守卫国防,重在后勤供给,从这一点上看,扼守三城一关,正是守住了西汉王朝经营河西的粮“仓”。我们知道,汉时的居延和会水一带,由于正好处在黑河两岸的冲积扇上,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从构筑黑河流域军事防御体系的角度考虑的。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主要以卫边为主,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移民的活动便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经过数年的开垦耕植,居延屯田成为汉时最享盛名的一处屯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达到了10多万人,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从居延汉简的内容看,居延一带的粮食丰裕,价格便宜,并有许多储存粮食的官仓,充分说明这一带的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有盈余,用于调剂余缺。有了充实的粮食供应,三城一关就成为屹立于黑河之畔的钢铁堡垒,没有谁能够击垮它。
连绵汉塞 贯通河西
一关一城孤悬,毕竟存在防御隐患。汉武帝征服了河西之后,加强了边塞设防,尤其是黑河流域的防御体系,日臻完善。其中在时称“会水”的金塔县境东部、北部和腹地筑有两道汉塞。这些汉塞,全部纳入了黑河防御体系。其中,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统领着整个黑河防御体系的核心。
在以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为重点的防御体系中,长城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代先民修筑此段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至今毛目东山的南段已被巴丹吉林沙漠吞没,其余地段的城垣、壕沟、栅栏、篱笆及墩台被风沙侵蚀。
黑河防御体系金塔段的两段汉长城,现残留约26.6公里的墙体并与连绵不绝的51座汉代和11座明代重修的烽燧相连。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和梯形,大多均就地取材,以当地的胡杨木、梭梭柴、红柳或芦苇、芨芨草为筋,其结构按其用料和筑法可分为四种:一是用土坯砌筑,二是用砾石、石片筑成,三是用土坯包砌,内填夯土,四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其夯层一般10厘米左右,最厚处22厘米,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汉烽燧残高尚有6-10米,一般均为2-3米,极损的还不及1米。
这两条汉长城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河西走廊地区。从这两条汉长城分布走向看,东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长城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而修建的,是由墙、烽燧、坞障和城组合而成。汉代边塞烽燧戍守是戍卒最主要的职事。每个烽燧有一名隧长带领三至四名 戍卒进行日复一日的巡视检查。烽燧配备有各类守御器备,汉简中的检查记录说明了守御器的类别和数量。肩水金关出土的骑士简,反映了汉代边塞骑兵作战的状况。汉代边塞戍守器具,配备到了烽燧哨所。由此可见,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
惊世汉简 文化瑰宝
让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名垂千古的,是它出土的数以万计的文物。经过考古发掘,三城一关遗址出土器物有汉简、铜印、铁器、陶器、皮革等,尤以汉简最为珍贵,共出土17000多枚,占全国出土简牍的40%和居延简牍的70%。
流沙坠简,那些被遗忘的汉代往事,在漫漫黄沙中沉默着。在巨大的黑暗中,它们听见黑河波涛的翻滚之声,却无法完成重见天日的心愿。
当规模空前的置官开渠、移民屯垦沉寂下来,戈壁和草原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这段时光大约是在王莽末年,从这个时代起,黑河只伴随着无边无际的风,吹向更加遥远的荒漠。而壁垒森严的三城一关,也只有天真自由的麻雀在城墙上飞来飞去,全然没有往日的拘谨。
一批又一批的戍守者走了,带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带着将于亲人重逢的喜悦,离开了这里。
据史料记载,汉朝的边塞城市一般分成三个层次:中心城市、关口和军用城堡。肩水金关应该是当时汉帝国的一个入关口岸。说得通俗点,就是我们现在的海关关口,每一个出关或进关的人都必须在此检查、报关,取得相关手续后方可放行。军用城堡是用来保护关口用的,根据大湾城和地湾城的规模大小和位置,可以推断,当年的大湾城属边塞城市中的中心城市,而地湾城是保护肩水金关用的军用城堡。
据肩水金关汉简发掘者初师宾先生介绍了 1973 年的发掘情况:金关地属典 型之少丘荒漠,干旱少雨,寸草不生,环境、气候异常恶劣。夏暑难耐,气温总 在 40℃以上,地表超过 60℃。又多大风、沙暴,动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工 作多在上午 7-11 时、午后 4-8 时进行,或柴油机发电挑灯夜战,避开炎热日 晒。考古发掘的全部程序,不论是掘土、清理、还是记录、摄影、测绘,天天与 尘埃为伴,和风沙搏斗。古烽燧周围往往沉积很厚的烧灰,稍动土即迷朦飞扬, 故发掘者全身装备如同“防化兵”一样。现场必须随挖随清并随时结束。否则, 一场风暴会吹的荡然无存,或者被掩埋,面目皆非,前功尽弃!
翻阅历史典籍,出入三城一关的人员控制严格,可见,它的军事功能大于通关功能,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在这个关口和城堡中戛然而止,只有那些戍卒的守望和往来换防的军人的身影构成了这里市井人声。
尘封的岁月如凝固的石头,终于被一些探索者的目光所撼动。 1930年,由中瑞等国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肩水金关一带一次性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这一万多枚汉简,几乎把从前的那个世界翻了个底朝天,我们终于可以像听故事一样,走进三城一关,走进那个秘密丛生的隐秘地带,走进那些人真实的生活。
简牍上的记录重新复活了从前的那些人,从前的那些事,似乎让我们找到了一个进入汉王朝边塞城堡的一个时光隧道。
看看吧,一册36枚汉简构成了一件官告民的事件的全部过程,细细读来,情节复杂曲折,一波三折,这件惊动官府的案件,说的是甲渠障的最高长官向居延县衙告他雇用的民工违约,民工不服,反告雇用他的长官没按约付工钱,而且他承揽的活是去市场卖5000条鱼。结果,鱼并没有卖上预定的价格,还多出许多意外的开支等等。寻常的意外事故,寻常的经济纠纷,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三城一关一带热闹的诉讼场景。这让我们感觉到,在三城一关这样一个小小的关口和军事城堡官员也好,百姓也好,都是通过法律来维权,决不“私了”或动干戈;而且,在这样偏僻的地方,法律程序完备,各自都可以找出法律条文来进行充分的阐述,然后由掌握司法权力的官署裁决。
因为黑河,形成了水草丰美的草原,物产丰富的绿洲,一次竟出售5000条鱼,也就不在话下。这说明,当时在三城一关进行的屯田已见规模。不仅如此,这些汉简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就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粮价、定量等。可以看出居延地区的屯田孕育了黑河两岸的文明。
三城一关相距河西走廊和中原腹地甚是遥远,如何传递军情,汉简中记载的“烽火品约”让我们眼界大开。“品约”就是当时的规定和制度,属于部门法令和条例。从简牍记录可知,汉代烽火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蓬、表、积薪和苣火。其中“表”是用布、帛制作的旗帜类物,又分为通报有人逃亡的“亡人表”和通报烽火传递错误的“诟火表”。表传递的速度,在汉代一天能传1600汉里,约今660公里。“蓬”也是一种旗帜,它有升降用的木杆和辘轳。“积薪”,则是用当地盛产的芦苇把纵横交错相叠而成的大柴堆。苣火就是火把子,又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一般来说,“表”和“蓬”多用在白天,而苣火多用于夜间,积薪则可以全天候使用。四种不同的物品组合,以及不同数量的组合,分别被约定为不同的含义,代表敌人来犯的数量,反映敌人在什么地方扰边,是否掳走财物等。为了更好地将“烽火品约”落实到具体的军事行动中,当时还要求戍卒必须熟悉其内容,达到背诵水平。随时随地的检查,发现不达标者,对之进行处罚。而一条关于当时进行主客场制比赛的记录:“卒讽读烽火品约,第十七候长胜客第廿三(候长)。”汉塞的守御者戍卒及低级官吏,其主要职责就是“明烽火”、“ 谨候望” ,通过分工配合,使得汉塞的信息传递更加安全和准确,把外敌对汉塞的袭扰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黑河沿线,“三城一关”的地理豁口,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既为来自遥远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军事力量,留下了长驱直入的通道,也为汉民族自身的政权恢复,创造了出奇制胜的路径。而今,这风化的城堡,沙化的地貌,留给人们的只是岁月变迁的伤感,沧海桑田的轮回。
新闻推荐
金塔县东升矿产有限公司建筑用破碎石料厂提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2006年3月18日开始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环发〔2006〕28号)第八条要求,现向公众公示...
金塔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塔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