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盘城遗址汉长城遗址小方盘城遗址终于来到玉门关
玉门关与阳关,自西汉后并称“两关”,都地处西北大漠,玉门关在北,阳关在南,两关相距70公里。因为王维的《渭城曲》,千百年来中国人记住了阳关。同样因为一首诗——王之涣的《凉州词》,让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记住了那个远在荒漠、“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也使玉门关成为难以抹去的历史记忆。尽管知道那是个偏远、荒凉的地方,但富有传奇、悲壮色彩的玉门关和阳关,一直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我在牵挂了几十年后,终于在2019年7月如愿以偿,先后到了阳关和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从敦煌出发,沿215国道行驶几十里路,很快就转入去往玉门关的公路。这是一条专门通往玉门关的公路,路不宽,来往车辆少,两边也无须栏杆之类的设置,因为戈壁沙漠上根本没有什么妨碍车辆行驶的情况。
玉门关比阳关还要偏远,进入戈壁,很快就见不到人烟,举目四望,就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滩,所见到的除了黄土、砾石、沙丘,就是炽热的光照、干燥的空气。行驶中也偶尔能看到骆驼刺、芨芨草、低矮的红柳等戈壁沙漠中特有的植物,虽然它们三三两两,稀稀落落,灰突突的,但顽强的生命力已经让人赞佩不已。
寻访一段历史,踏入一座古城。玉门关,我终于来了!
西汉玉门关
我们上午十点多到达玉门关,确切地说,是到了西汉玉门关遗址。这里已是地处戈壁深处,四野茫茫,荒凉无比。玉门关距离汉、唐都城长安有1800多公里之遥,依当时的交通条件,可以想象来往的路途上是多么的艰辛和寂寞。
现在玉门关景区为了方便游客,建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正北方,远远地看见一座方形的土质建筑,那就是玉门关遗址了,俗称小方盘城。我们向小方盘城走去,近距离地触摸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玉门关遗址遗存很多,核心区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呈东西线性分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0.5公里。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是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和汉长城遗址三处。
玉门关自西汉汉武帝时设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汉时期,西北匈奴等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威胁很大,屡犯汉境。汉王朝一开始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换取边境安宁。到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部落。为有效辖制西域,汉王朝先后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四郡与两关之间均有长城连接。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处在戈壁、荒漠、河流、湖滩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北与白山相望,南与祁连山呼应,西距罗布泊东部边缘约150公里,东接敦煌郡。因此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不仅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更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军事关隘。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从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派官兵专门押送这些名贵的玉石,以换回中原王朝的丝绸、茶叶等生活用品。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关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的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押运官问:“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从此平安无恙。关城因为城门上镶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可以想见,当时的玉门关,不仅有众多士兵长期驻守,更是商队络绎,使者往来,驼铃悠悠,人喊马嘶,一派繁荣景象。
可是,繁华和荣耀早被凌厉的朔风吹走,被大漠的沙砾掩埋。眼前的玉门关遗址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是盐碱地,北边不远处是汉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这里曾是汉代玉门都尉府治所。关城历经两千多年,四周城垣尚保存完好,虽然早已废弃,但依然高大、威严,孤零零地矗立在戈壁高台上,仿佛诉说着昔日的地位和荣光。我缓步行走绕关城一周,以一种崇敬的心情仰望、观看,情不自禁地抚摸几下浅黄泛白的土墙,切身感受着两千年的厚重、沧桑。
关城全用黄胶土夯筑而成,现存遗址面积约650平方米。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米,南北墙下宽4.9米。周围还有营垒、炮台、古塔之类的遗址和遗存。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走进关城内,真的如同进入一座神秘的古堡,望着被关城框成四四方方的天空,想象着当年这里曾发生过多少故事啊。站在城外举目远眺,四周戈壁无边,沟壑纵横,远处已坍塌的低矮长城断断续续,高岗上的烽燧兀立依然,心中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河仓古城遗址,俗称大方盘城遗址,位于玉门关遗址东北方向,相距12公里。去往那里,需要统一乘坐游客中心的摆渡大巴。汽车行驶在简易的沙石路上,颠簸不断,心中想着大方盘城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下了汽车,望着远处戈壁滩上的遗址,我一下子被震撼了,没有想到这一处只存断壁残垣的废墟,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规模,可见当年之气势啊!当我在烈日下踏着戈壁沙砾缓缓走向它时,心中充满了敬畏,历经两千多年风沙的摧残,当年巍峨的城堡虽已坍塌,但残破的城垣依然不屈地挺立,有的城墙被剥蚀得孤零零的,如同一尊尊将士雕像显示着当年的威严。那高大的土墙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墙洞,犹如一双双深邃的眼睛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河仓城是玉门关守卒的粮仓,从西汉到魏晋,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食、军用物资的重要仓库,驻守玉门关的战士、来往使者、邮差所需要的给养,都储存在这里,其地位十分重要。河仓城坐北朝南,夯土版筑,呈长方形,分外城、内城和仓城三部分,外城城墙已坍塌,残存仓城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9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面积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塌掉,只有北壁较为完整。当初把仓库建在这里,因为此处东、西、北三面被草地和沼泽包围,南面是高出沼泽的戈壁,位置险要,四周皆有掩护,隐蔽安全,不由得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汉长城在玉门关的西面,相距约10公里,也是乘坐摆渡大巴前往。长城是汉代河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在去目的地的途中,看见有多段长城遗址,在戈壁土台上蜿蜒。我们要看的是一处现存距离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汉长城。这段近百米的汉长城被铁栏杆围住,加以保护。汉长城不是用砖石砌的,而是就地取材,以红柳、芦苇、罗布麻等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叠压夯筑而成。毕竟年代久远,汉长城经风雨剥蚀,早已塌陷、风化,不再如城墙那样高大、敦实,但依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仿佛向人们讲述着昔日边陲的金戈铁马和大漠雄关曾经的繁华。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三个玉门关
不到玉门关不知道,原来历史上不止这一个玉门关,而是有三个玉门关:分别是西汉玉门关、隋唐玉门关、五代宋初玉门关。
上文所说的即西汉玉门关,又名小方盘城。其实,西汉最早设置的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北约10公里的石关峡。其后,随着西北边境形势发展、长城不断向西延伸以及丝绸之路通道的需要,玉门关在西汉时期位置就曾经几度变化。除了最早在嘉峪关,还曾出现在敦煌和瓜州。
西汉时,随着长城由酒泉往西延伸至敦煌,玉门关的位置也随之由东面迁址到敦煌西北。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东汉班超等出使西域,都是由此关出入的。一直到东汉初年,玉门关还雄立在故址。但到了东汉和帝时,匈奴屡犯边境,此处玉门关被迫关闭,关址东移200公里,设在今天的玉门市玉门镇。后来朝廷派班勇为西域长史,他率兵西进,有力地打击了匈奴部落,重开西汉玉门关,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到了东汉中期,玉门关东迁至瓜州晋昌县(今安西县)境内、疏勒河岸的双塔堡。东迁的原因与当时瓜州通往伊吾(今新疆哈密)的道路开通有关,这使得瓜州与哈密直接连通起来,无须绕道敦煌,缩短了里程。
隋唐玉门关,即从东汉中期东迁到瓜州的玉门关,在这里一直延续到整个唐朝。隋唐玉门关关址南北长约160米,东西长约155米,在东、西面开城门,关城周围有护城河。1958年,修建双塔水库时,将关址淹没,只有冬季水库干涸时遗址才露出水面。这样看来,王之涣《凉州词》里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应该是这里。我想,玉门关不管在哪里,都已经成为一个特指,都成为国人心目中一个遥远而又难以忘怀的地方。恰巧我在敦煌期间,也到了瓜州,游了榆林窟、锁阳城遗址,只是遗憾无法看到那里的玉门关遗址。
到了五代、宋初,玉门关从隋唐时的瓜州双塔堡又往东迁约200公里,回到最早的关址石关峡。那么,五代宋初为什么要把玉门关又东移到石关峡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来看,石关峡的位置正处在东面的回鹘与西面的归义军政权这两个辖地的中间地带和关口,地势险要,因而成为沟通东西交通的必经关口。另一方面,还与当时从石关峡通往西域的道路畅通有关。当玉门关还在瓜州时,由瓜州出关去往哈密,要穿越数百公里的沙漠,路途十分艰辛。而五代宋初的沙洲及周边区域社会长期稳定,经过石关峡前往西域的道路畅达无阻,因此双塔堡的隋唐玉门关自然废弃,就移到现在的嘉峪关市石关峡。
自北宋仁宗始,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丝路和玉门关逐渐荒废,加之宋代以后海路的开通及其优势,使历代昌盛的丝绸之路日渐衰落,玉门关也就成为永久的遗迹。玉门关自西汉设置,伴随着中西交通商贸的发展,历时1140余年,关址也随着不同时期的情况和需要,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但无论在中西交通史上,还是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以及文学领域,玉门关都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唐诗中的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玉门关的诗,当然数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最为有名。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大气磅礴,意境开阔,韵调优美,朗朗上口。这首诗虽然也是写边塞的荒凉和征夫的离愁,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哀怨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不仅是王之涣,在很多首唐诗中都出现过“玉门关”,如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中写道:“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王昌龄《从军行》里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里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诗仙李白的诗中也曾出现过玉门关,就是那首《关山月》中著名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玉门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域最的重要关卡,它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也是西北重要的军事设施。但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隘,还是无法避免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偏远荒芜,环境恶劣,是典型的苦寒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如何都无法长期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李世民就曾写过一首《饮马长城窟行》,诗中就边塞景色进行了一番描写:“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可见这里的寒冬是恶劣至极。岑参在《玉关寄长安李主簿》一诗中写道:“东去长安万里馀,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驻守在这里的官兵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写到玉门关的诗中,内容大都和军事有关,所展现的也多是对战争的描写或是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以及驻守战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同时,边塞诗的一大特点就是诗词的内容和格调会随着国家的命运而变化。唐朝最大的动荡自然就是安史之乱,以安史之乱为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边塞诗的风格变化。
安史之乱之前,描写玉门关的边塞诗中饱含热情与得意。如前面提到的王昌龄的《从军行》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显然是一番凌云壮志,昂扬豪情,将那些驻守边塞、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热血男儿的心境体现得淋漓尽致。窦威的《出塞曲》中写道:“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把那种豪情彻底宣泄了出来。还有虞世南的《从军行二首其一》一诗所描述的“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更是体现出边关将士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服输不退缩的精神。
但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国力被大大削弱,不仅军队士气低落,文学创作也受到影响,作品中散发着一股忧愁之气。国力的衰退必然导致边疆不稳,玉门关镇守西域的威猛作用也大打折扣,屡战屡败。戎昱的《苦哉行五首之五》就有如下描写:“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汉月割妾心,胡风凋妻颜。”往昔的壮志高昂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厌战情绪和离愁别绪,多少有志男儿最终战死沙场,尸骨都不得回乡。
玉门关已不单纯是一个地名、一座边塞关卡,它是一千多年历史背景下社会局势变迁的缩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篇章,因此,“玉门关”在唐诗及古代诗歌中反复出现,并非偶然。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从军出征都意味着要舍下家眷、离开家乡,与日月星辰为伴,渴望建功立业,期待早回家园。
玉门关的确很荒凉,是我国西域大漠的一方寒土,但它凉不了中华男儿的热血,磨灭不了中国人的深深记忆。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上期提要:莫高窟壁画中的经变画是不同于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也有别于单身尊像的一种壁画类别。经变...
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瓜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