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酒泉 今日玉门 今日敦煌 今日瓜州 今日金塔 今日肃北 今日阿克塞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今日瓜州 > 正文

《我心归处是敦煌》

来源:淮河晨刊 2019-12-25 12:16   https://www.yybnet.net/

上期提要: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壁画,中国的许多地方,如不少寺庙和墓葬,也都有壁画。可是要说拥有持续绘制上千年的壁画艺术的,只有敦煌莫高窟。中国传世的绘画保存下来的大多为五代及宋以后的作品,唐代和唐以前的作品十分罕见。

莫高窟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体,被誉为“丝路明珠”“人类文明的宝藏”。现存最早的北凉和北魏前期石窟既有犍陀罗艺术风格,又具有东方中原的艺术特征。此时的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画和交脚弥勒像常见于犍陀罗艺术、龟兹早期石窟。人物造型朴拙,裸身少衣,表现人物立体感的凹凸画法和以土红色为主的暖色调风格,明显受到了以克孜尔石窟为主体的龟兹石窟的影响。到了北魏晚期及至西魏,敦煌莫高窟出现了面貌清瘦、褒衣博带、眉目开朗、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出现了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中国本土的传统神仙题材,在壁画中还出现了印度教神祗形象和受希腊、西亚、中亚、印度混合影响的日天、月天形象。由此看来,敦煌莫高窟在北凉和北魏前期主要受西域的影响,也有东方中原的元素。北魏晚期和西魏在保存西域影响的同时,更加受到东方的影响,逐渐本土化。隋唐时期,大一统帝国建立,以中原为中心逐渐形成统一的佛教艺术风格,敦煌石窟艺术在主要学习中原风格的同时,也接受了外来艺术的影响。这一时期敦煌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了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到了五代、宋、西夏、元时期,敦煌艺术体现出了与丝绸之路上的于阗、西州回鹘、甘州回鹘、党项、蒙古等民族的密切关系。

莫高窟艺术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规模大。莫高窟南北两区现存洞窟计735个,窟内保存有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是现存最大、保存较好的佛教艺术石窟群,堪称世界古代佛教艺术的集萃。

第二个特点是历史跨度长、延续性强。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千余年时间,艺术传承关系清晰,几乎包括了整个佛教入华以来的开窟造像史,也是一部图像版的敦煌及其周边关系史。

第三个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区域性特征。莫高窟艺术有着丰富的不同时代特色,在鲜明地体现着各历史时期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流行艺术样式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敦煌地方化艺术元素,区域性特征明确,反映出丝绸之路上中西交流的旺盛活力和敦煌本地文化的强大整合能力。

第四个特点是艺术形式多样。莫高窟艺术是集石窟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另有窟前殿堂建筑和洞窟的木构窟檐,窟前的舍利塔、寺院建筑遗址及各类出土文物,窟内铺地的花砖艺术,石雕石刻艺术,以及发现于藏经洞的版画、纸画、幡画、木雕、写经体书法及其他书法、刺绣、绢画等各类艺术品。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佛教尊像画、世俗人物画、历史故事画、山水画及社会生产生活场景、历代名物图案等艺术题材。

第五个特点是艺术技法富于变化。莫高窟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绘画、雕塑为主,其中绘画艺术强调线描与传神结合,壁画色彩以多彩富丽为主,另有白描画、版画等绘画艺术形式。雕塑有立体圆塑、贴壁半圆塑、高浮塑、石胎泥塑、模制影塑等,汇集了众多的中国古代绘画与雕塑技法。

第六个特点是具有文化艺术的多元性、世界性特征。莫高窟艺术是以汉民族文化艺术为主,汇聚鲜卑、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多民族文化艺术,还有外来的南欧古希腊、古罗马、南亚印度、西亚波斯、中亚粟特等国家和地区艺术在内的艺术综合体,是多种文化、多元文明交汇融合的结晶。敦煌艺术被誉为“形象的历史”,它在弘扬佛法、广布教化的同时,客观上也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了自十六国、北朝以来的敦煌、河西以至中国北方的许多真实历史,以图证史,史料价值极高。

有最早纪年题记的洞窟博物馆

第285窟是目前有最早确切纪年题记的洞窟。

在此窟北壁两幅说法图的发愿文中,有“大代大魏大统四年岁次戊午八月中旬造”“大代大魏大统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造讫”这样明确的纪年信息,这表明第285窟建造于公元538年、539年前后,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魏王族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时期的洞窟。历史记载东阳王元荣曾在莫高窟造窟,所以有的专家认为第285窟可能就是他建的。

在这个昏暗的洞窟里发现这两处题记是很令人兴奋的,这是段文杰先生和当时负责清理洞窟积沙的研究所工作人员共同发现的。当年在清理积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发现了六个被掩埋的隋、唐、宋时期的洞窟,而且在四百多个有壁画的石窟中,终于找到了这个有最早确切纪年题记的洞窟,这个消息令整个敦煌文物研究所为之兴奋。

第285窟位于九层楼以北,开凿于西魏时期。主室平面方形,中央设低矮的方台,窟顶覆斗形,西壁(正壁)开一大二小圆券龛。窟顶下绕窟一周为连续式三十五身禅僧画像。南北两侧壁对称地开凿小禅窟各四个。主室保存完好,禅室经中唐、宋、西夏、元等朝重修,甬道和前室壁画为五代重绘。

主室西壁主龛内塑善跏趺坐主佛像,身躯扁平,褒衣博带,头残,佛像两侧各塑胁侍菩萨像一身,上半身已残。两侧小圆券龛内塑结跏趺坐禅僧像各一身,穿田相格袈裟,两手相叠,低头沉思,作禅修状。

四壁壁画上下分段布局。西壁(正壁)的龛外画诸天外道形象,主要有日天、月天、诸星辰、供养菩萨、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四天王天、婆薮仙、神将等。西壁主要是以佛教和印度教诸天神灵组成的世界,神灵的名称、形象、衣冠服饰、姿态动作、表现技法,都有明显的中亚、西域特色。

东壁和南北壁基本上是佛教题材的壁画。东壁门上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南北壁为大型说法图,华盖下有榜题,可知此为无量寿佛。佛右侧是“无尽意菩萨”“观音菩萨”,左侧是“文殊师利菩萨”“大势至菩萨”,上部是诸佛弟子,下部是供养人。南壁是佛教故事最集中的部分。上段垂帐下画有十二身伎乐飞天,中原式“秀骨清像”造型,在流云和天花中,面朝主尊方向飞行,或奏乐或散花供养,姿态优美,富有韵律:中段画横幅长卷《五百强盗成佛》连环故事画,画中有战争、受审、施刑、剃度等场面,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兵器、刑法、建筑、服饰等形象资料。南壁下部四个小禅室的龛楣之间,画有沙弥守戒自杀的因缘故事。

北壁上段画七佛和弥勒菩萨说法图共八铺,每铺下方都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形象虽小,表情动作各有特点,有的穿汉族服装,有的穿少数民族服装。从所署姓名看,这些供养人有鲜卑人,还有粟特人。从发愿文可知,这些说法图是在一年时间内先后画成的,整窟造像也在大统四、五年时期完成。

下期看点:中国最早的经变画产生于东晋时期,到了唐代得到空前发展,长安、洛阳等地很多寺院都有经变画。经变画的出现主要是配合佛教思想的传播,当时的高僧抄了很多经书,组织开造洞窟壁画,结合经书创作了大量经变画。

新闻推荐

刀鱼是种什么鱼 □王开生

在青岛乃至胶东半岛,刀鱼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海味,喜食者众。刀鱼属无鳞鱼,依旧俗上虽不了大席,却是过春节时每家必...

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瓜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我心归处是敦煌》)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