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酒泉 今日玉门 今日敦煌 今日瓜州 今日金塔 今日肃北 今日阿克塞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今日敦煌 > 正文

村有老宅 赵文革

来源:延安日报 2021-11-14 10:53   https://www.yybnet.net/

刚出农门,村里还存旧宅,如果父辈健在,那里依旧是家,还不可言宅的。在我的意识里,宅应是安心之所,凡称老宅就酷像先辈牌位,让人怀念过往,抚慰心灵,安顿灵魂,居住的功能倒在其次。当然,也须有悠久历史和无尽故事的沉淀。

老宅,少说该有百年岁月,不上百年不能言老。

先有古村后有老宅,否则,老宅就无处可“宅”了。我的老村石佛,在延长境内就立村的久远论,应是很有名分的。何时立村?从族人有考的家谱看,在明末清初就有赵氏先人在此居住。从村里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挖掘出的龙山文化的石具、陶器,曾出土的商代铜鼎,井沟于隋唐时期兴建的佛光寺(又叫雷音寺),罗汉窑的罗汉寺,农耕间近村的耕地中随处能见的民居瓦砾和层次分明的建筑夯土中,就能得出,这一方水土早有人烟了。村落之前,早有村落。先辈们在夯土上再夯土,老基上再建新宅,就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一般,画的下边藏着更古老的画。先祖们脚印踏着脚印、精神传承着精神在这一隅建造家园,繁衍生息。

老村呈“元宝”形。凡到过村上懂点风水的人皆感慨不已——这是一方宝地。老村东西各有圪崂,南有窑库,依山形地势错落排开,是村人主要住宅区。村人言说的上坪,是村人聚集、议事的中央。从其建筑结构上看,是典型的渭北塬落民居风格,以胡墼窑为主,土木结构,依地势而成。圪崂、窑库则皆是土窑。村中央曾有一处颇具规模、规制讲究的清末四合院,可惜在“文革”年代被拆。村貌是农业经济的写照。这些年,圪崂、窑库的住宅渐在遗弃中荒废坍塌,上坪塬面在新落成庭院的喜悦中膨胀臃肿。今天,依崖挖穴成窑的农村住宅建筑已被塬面上砖混结构的平房所替代,尚可称老宅的唯有我祖上留下的三孔泥墼窑了。称其为老宅,并不是因其建造的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或其人文价值,只因比其更久远的宅院已不存于世。

我的老宅系高祖辈的兄弟们合力而建,距今有百余年历史。原是一线五孔泥墼窑,石板瓦顶,坐北面南,矮土墙,四方院,栅栏柴门,虽然平常但还算体面。因曾祖染指烟土,腿有残疾,家境渐渐不济。其间,堂兄家又遇到急事,便将东边的两孔典于同族,西边的三孔仍属曾祖父弟兄们共有。直至爷爷行伍八年复员,才将其从同门兄弟手中买回,三孔泥墼窑的宅基方得正式过到爷爷名下。此后,爷爷又在院子的南边新建三间储物房,这便是我记忆里的老宅。院里西边一棵洋槐参天,房后一株枣树枝梢过顶遮房,墙外一棵百年古槐如盖,出柴门向北十余米就是官道(当村大道)的十字口,向东依院墙小路可通村东人家。

小院因母亲的入嫁而平添了生机。因我们姊妹四人的降生而喧闹起来。行伍出身的爷爷腰板硬朗,崇勤尚俭,使一家人衣食无忧。六十年代初,饥荒阴霾在村里萦绕,但未入我们的家门。奶奶的小脚围着锅台,绕着石磨、碾盘忙碌着,嘴上还要挨个叨叨孙儿,劝大,抚小,或叫吃饭,或撵鸡打狗。鸡鸣、狗吠、猪哼哼,孙儿们嬉闹盈盈,好一幅农家乐呵图。

随着上学、工作和生计,我们先后离开了这个小院。爷爷奶奶在世时,我们常会挤时间回小院小居。尤其逢年过节,我们齐聚爷爷奶奶的膝下,在爷爷奶奶的世界里享受着孩提般的温馨。那种惬意,是何等幸福啊!随着爷爷奶奶的离世,母亲进城,小院只好交由伯父照看。从此,在我心里,老村的家已不在了,像爷爷奶奶一样,已化成一张照片被挂在墙上,或游荡在梦里。不再是我身心的栖息地。从此,我称儿时的家为老宅。我虽也常常回去,但仅成追忆祖辈的寻根处,儿时记忆的拆封处,游子疲惫心灵的疗伤地。

我的小院敢称老宅,皆因二〇一三年入夏淫雨后的家园重建。一两年间,全村大兴土木,村上可建房的宅基已满满当当落成了房屋。几户有年份的老宅,因经年失修,维修改造的价值不大而被推倒重建。一村全成一色砖混结构的平房,村里祖辈留下的旧宅老院一夜间荡然无存。好心的邻里动员我拆了重建,我均以力有不济推辞了。我更多在想,房子仅是用来遮风避雨栖身的么?我是个念旧的人,对自己读过的书,用过的旧物什总是恋恋不舍。因它们承载着我过去的记忆,是尚有温度和生命的,正如他年的旧友故交。我能因进城而丢了家园吗?能因年岁的增长而忘了儿时、忘了自家的小院吗?仅此缘故吧,我便在旧宅的基础上进行了维护和改造,用砖加固了窑的背墙、侧墙,用石板重做了窑脊的防水,用砖铺了院落,砌了围墙,替换了柴门,其他依旧。虽然,生活居住的功能稍有不及,但留住了我想要的记忆和感觉,留住了对先辈的念想,也留住了后辈回望石佛村过往岁月的印迹。

我的小院虽称老宅,但也是我对老村尚无老宅的痛楚。历史延绵,文化永续皆有清晰的由远而近的脚印,皆有可回望的时空隧道。如若因无知的运动,虚无的主义,拆去那寻祖的标记,只能迷失在功利物欲的世界,在形而下的丛林里徘徊。

这些年里,常常听到“回不去的故乡”这句话。他们所谓的回不去,不仅指故乡物是人非,甚而物非人亦非。那些存放故乡记忆的神龛被疯长的荒草覆盖,被新兴的土木所掩埋。幸好我的老宅还在,我便有灵魂的安放处。开启那扇柴门就可走入过往的童年,重温只有家才有的抚慰和安详。

新闻推荐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在行动】行业覆盖 区域兜底 敦煌市总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本报讯全总明确,把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的重点任务,以开展集中行动为重要抓手,引导新就...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村有老宅 赵文革)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