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军
以前读书时很喜欢古代边塞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无垠的沙漠,浩瀚的戈壁,险阻的山脉,雄奇的边关,多年来一次次让我举头望明月,心驰大西北。前不久,怀揣这样的梦想,我们自驾来到大西北深处的敦煌莫高窟。
汽车在草甸、溪流、戈壁、山脉间兜兜转转行驶。那天傍晚,来到敦煌。敦煌是古代河西走廊的重镇,整洁的街面灯火通明,市中区的反弹琵琶雕像是敦煌市的标志,我行立于塑像前,周遭的霓虹灯闪射出奇光异彩,如同海市蜃楼般变幻无穷。
第二天早上,借助旅游图,朝着敦煌东南方向行车20余公里,莫高窟——自幼向往的神奇景观便屹立于眼前。不时有细粒黄沙尘在空中舞动。“莫高,莫高,真雄奇,我喜欢你”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我漫步于莫高窟广场的外围。走在莫高窟周围用木板铺就的绿道上,我第一感觉就是辽阔无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感到了自己作为人的渺小和庸碌。
千佛洞的各式彩画、壁画、雕刻佛像,吸引了我。无论是远观还是近望,我都惊讶于祖宗留下的无价财富,让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熠熠生辉。世人因为莫高窟了解中国,中国因有莫高窟走向世界。
文献记载,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一名法号为乐尊的和尚云游三危山。他手执一根锡杖,神色悠然。夜晚他准备休憩时,突然鸣沙山霞光万丈,祥云朵朵,升起一片金色的赤焰。乐尊获得灵感,他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为此乐尊开凿了第一个石雕佛洞。千百年来,一代一朝,无数工匠挖凿于漫漫戈壁和苍远山峦,形成博大精深、璀璨耀眼、享誉全球的莫高窟。
眼前,壁画佛像的神奇是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很难想象,在古代连生存都困难的情况下,工匠们是如何在山崖悬壁上开凿了一个,两个,五十个,几百上千个洞窟壁画,一一呈现。
莫高窟,不只是轻歌曼舞。历史上,战争的杀伐和强人的掠夺,一度让莫高窟受到损毁,但莫高窟是坚强的,以不可遏止的脚步在文明中前进,也将自己伟岸的身影定格在华夏文化的大地上。
略加留意,就会发现千佛洞的壁画对人物的描绘真是入木三分;对历史场面的描绘何其生动逼真;对战争场景的勾勒细致入微;商业氛围又展现得如此的原生态。还有古道、驿站、驿道等都跃然画面。不难想象,一千多年前,河西走廊那牛肥马壮、水清草美的西域风情,各民族人民之间和谐相处、商贸往来的画面,是多么耐人寻味。
莫高窟对音乐艺术的再现力也让我激动。壁画上,那一个个乐队,一个个乐工,井然有序地手持箫、笛、筝、琵琶、排箫认真演奏,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年纪大小,不管民族种类,不分高低贵贱,都欢畅地聚集在一起,放声高唱,翩翩起舞。他们神情庄重而洒脱,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憧憬,对生命和浪漫世界的热爱……让世俗间常常烦恼的我们充满愧疚,也充满思考。
新闻推荐
胡美英窑洞,这个起源于周先祖时代、整个黄土高原人几千年间居住的形式,与水乡深处摇曳的稻禾、牛耕的水田,像两个风马牛不相...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