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飞
《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在学习上,假若能够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学业或事业,就能产生胜于雄师十倍的功效;假若再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心无旁骛地反复研读,就能够收到胜于雄师万倍的效果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成效。相反,则是“心生于物,死于物”那些在同一位老师,同一个学习环境中,因为抵挡不住外物诱惑而导致学习不集中的学生,永远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学习也罢,丹法也罢,用兵也罢,世间所难之事概此一理,运用之妙,都在乎专一。在《六韬兵法》里太公一再强调的有四个进攻战术的重要原则可以简括为“一”“活”“疾”“烈”四项。“一”是统一、齐一和专一三种意义。统一是讲兵力不分散,齐一是讲一次发挥全体的战力,专一是讲集中兵力专攻一个目标。太公《六韬兵法》文韬篇兵道章说:“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乎神’。”强调“凡兵之道,莫过于一”,就是用兵要集中兵力,集中指挥,行动一致。部队的行动如能达到“一”的要求,就能“独往独来”,达到“阶于道,几于神”的境界。“活”是活泼灵活机动随时变化运用。太公说:“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疾”与“烈”是快速而猛烈,也是“一”的一种形态。太公说“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存”和“亡”、乐”和“殃”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互相转化。因此,应存时虑亡,乐时虑殃,灵活用兵,欺骗敌人,声东击西,击敌不意。促使形势向有利于己的方面转化。因此,凡事所克,唯“一”不成。
《阴符经》跟《六韬》尚有多处相通关联之处,不再赘述,然两宝典都在“天道”哲学阴阳运行变化,相生相克之辩证下,剖析世事纷扰机变。《阴符经》为天地之大道,是社会宏观变易之刚,是宇宙万化之基。姜太公《六韬》是在“大道”指引下,针对治军兵策兵论,悟出符合天道的科学之“法”,用以指引战争,利用战争,取得胜利。
《阴符经》纵览全文,其天道哲学的高度,和其娴熟的军事语言表述,折射出作者非驭军身经百战而战无不胜者,不足以言兵事;非道学深厚身居高位者不足以言大势。显然,姜太公二者得兼。
三、有关《阴符经》史料记载
史料中,正史记载《阴符经》出处或作者的有多处,据此也足以正本清源,足以让对《阴符经》作者持异议者无言以表。《战国策》卷三(秦策一)记载:(苏秦游说秦王不成),“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终佩六国相印。这也正是励志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原版故事。
据《宝鸡县志》记载:“吕尚,东海上人,姓姜字子牙,炎帝之裔,伯益(夷)之后,掌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封于吕,故姓吕。避纣乱居东海,闻西伯善养老,乃隐于渭滨。……事载《史记·齐世家》。著有《丹书》《阴符经》《六韬》。”
《战国策》卷22《魏策一》:“苏子引《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苏子即苏秦,这里的《周书》指的就是《太公金匮》或《太公阴谋》。
“太公阴符之谋”在《史记·苏秦列传》作“周书阴符”。《庄子·徐无鬼》释文引司马彪、崔撰曰:“《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
《银雀山汉墓竹简》也认为“太公之书,古亦称周书”,并举证曰:敦煌写本《六韬》残卷中有《周志廿八国》一篇,文字与《周书·史记》略同。古书所引《周书》之文,亦颇有与太公之《六韬》《阴谋》《金匮》诸书相出入者(参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太公阴谋》,《隋书·经籍志》:“《太公阴谋》一卷(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3卷,《通志·艺文略》:“《太公阴谋》一卷,又三卷(魏武帝注)。”
明确著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虽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但实际上《七略》《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之“兵书略·兵权谋”:“兵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小注曰:“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鹖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种,出《司马法》入礼也。”《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道家”:“《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今本《管子·兵法》《参患》,《荀子·议兵》《淮南·兵略》等篇之类,皆当在此二百五十九篇中。清沈钦韩说:《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兵》者即《太公兵法》。《太公》一书多佚,仅存《六韬》传世,即《太公兵法》。
《阴符》谓阴符之谋。《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盖即《汉志》之《太公谋》八十一篇矣。云“周书”者,周时史官纪述,犹《六韬》称周史。诸引周书《阴符》,或但称“周书”,验知非《逸周书》。清代文学家、考据家王谟:“《阴符》是太公书兵法,以为黄帝书固谬。”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昕任凯)5月16日上午,为期3天的首届兰州美丽健康产业博览会暨第五届西北国际美妆产业博览...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