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敦煌新闻 > 正文

画中有锦绣 布里有芳华

来源:淄博晚报 2018-11-06 10:57   https://www.yybnet.net/

巧手背后,布艺倾城

几片碎布、几卷丝线,穿针引线、弹指漫舞,一幅布艺堆画作品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在高慧的巧手中诞生了。9月27日午后,暖暖的阳光照在张店区祥瑞花园小区高慧家的案台上,在她手中,白色碎布用胶水粘在布画上,布画上就有了冬天落雪的场景。“这是我正在创作的一幅作品,表达的是二十四节气之小寒。”仔细粘贴着每个细节,高慧给记者介绍起了手中未完成的这副作品。“在创作每副作品之前,我会先用笔勾勒出场景,步入小寒天寒地冻,大自然的色彩变深,这副场景可以看出是一幅村居山水图,远处的山光秃秃的,松树的颜色也变成深绿,天空中的片片雪花,通过色彩和细节表达,看到画面就感受到了丝丝寒冷。”

为了表达效果更逼真和自然,画面中所有布必须利用其原色进行创作。“我用的布料都是一家旗袍店剩下的布头,每次去看到一些各种花色的布,我就在想,这块布的颜色能做什么。”说话间,高慧给记者拿来了她前段时间创作完成的另一幅节气作品——大雪。只见碧穹一般的蓝色底纹上,点缀着雪白的圆形,“当时,拿到这块布我就被惊艳到了,一下子就想到,这就是瓦蓝的天空下起大雪的场景。”对艺术执着又较真,让高慧形成了出手必是精品的风格。为了表达大雪里田野中一户农家做饭烟囱里冒烟的场景,高慧将已经做好的作品又推翻了。“刚开始,我用棉花来表达炊烟,发现就是找不到烟雾在空中缥缈的感觉,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了丝绵这种材质。”

正是这股认真劲,让高慧成了很多大赛和展览会的常客。抱来一卷厚重的作品,高慧在地上轻轻铺开,一幅二十四节气的布艺堆画呈现在记者眼前。立春中一支孤傲的寒梅、雨水中粉嘟嘟的荷花,惊蛰中蠢蠢欲动的虫子,每个节气都用贴切而生动的形象,鲜活地表达了这个节气的特点。细细看来,细密的针脚像插秧似的在布料上列队而出,盛开的花朵从花蕊到花瓣全都是立体缝制而成。画师用笔摹山河,绣娘以线绣万国,而高慧则用布艺倾城,这副作品在陶博会上展出时得到了中外来宾的盛赞。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唐代温庭筠曾在《菩萨蛮》里这样描绘贴绢堆绫。这种盛行在唐代的艺术技能,将文化与民间技能细密地结合在一起,千年不衰。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代丝织物中就有用贴绢做成的佛幡,材料讲究,构图繁缛,形象生动,配色华丽,做工精细,有锦绣千年的说法。布里的芳华,成就了这一民间技艺惊艳世界的艺术传奇。

布艺堆画又叫布堆绣、布贴画,是以布为主要原料,利用其颜色、纹理、质感,通过剪、撕、粘的方法,表现事物的色彩和形象。缝贴布艺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代,《周礼》中就有“刻绘为雉翟”的记述,意思是指剪贴雉鸟于皇后的衣服上。作为家族布艺堆画第四代传承人,高慧师从姥姥,碎布贴锦绣,一干就是30多年。穿针引线不止关乎闲情雅致,更在于一份赤诚之心。为了传承这份手艺,多年前高慧就开了工作室,免费教徒弟,如今她的工作室正式入驻周村大街,在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中,将这份手艺传承光大。

堆绫史话,贴绢传奇

布艺,又称布扎,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说起布艺堆画创作的历史文化,高慧也是头头是道。她告诉记者,布艺堆画的创作是以民间传统习俗、景物为依据,因而具有很强、很浓厚的民间文化特点。布艺堆画保留了国画的创作艺术,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花园的一个代表。“为了提高艺术造诣,前几年我专门进修了国画。”高慧说。

布艺堆画做工精细,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可用于室内装饰、美化环境,具有很好的艺术观赏效果。她说,布艺堆画主要是以国画为基础,因而具有传统国画的艺术风格。经过勾勒、剪切、堆砌、粘贴等繁琐的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扎、挑、拔、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

当代布艺在传统布艺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北方农村,布艺制作非常普及。布艺涉及的工艺技法繁多,应用范围广泛,成为一种既传统又新颖的民间工艺。有关布艺的起源,可以说自从人类学会了织布,已经诞生了。从仰韶文化和其他文化遗址中,都发现陶、石纺轮和骨棱等纺织工具。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采到野麻纤维,捻制麻纱而织成麻布。后来有了针的发明,布艺艺术又向前迈进一步。以后剪贴工艺不断发展完善。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用通草片贴制成的装饰品。商周时期,绣已经逐渐普及在衣裙之上。唐代缝贴布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叫做“贴绢”、“堆绫”,前者是单层平帖,后者是有立体感的层层套叠。当时有诗词描绘:“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形容以拼贴装饰的衣裙很漂亮。

千年技能,四代传承

提起当时学布艺堆画的渊源,高慧告诉记者,她从十三四岁起每天看着姥姥做各种针线活,从此入行并逐渐痴迷。“我们家到我这已经是第四代传承人,刚开始跟姥姥学的时候是做布老虎、绣鞋垫,后来随着在学校接触的各类艺术表现形式,我从民俗向布艺堆画方向发展。”高慧说,为了专心钻研这类艺术形式,她专门成立了工作室。只要喜欢,她都免费教学,因此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高慧的工作室里,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着各类作品,各种颜色的碎布条散落在工作台上,一幅小景放在案头,情趣盎然。小心地剪断线头,高慧拎起刚完成的作品,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把布料捧到眼前,凑到窗下仔细检查每一个细部。在确定从剪裁到走线都“天衣无缝”后,满意的笑容这才冲开她的嘴角。

前几年,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通过微信朋友圈知道了高慧,找到她想学布艺堆画。有年轻人想学是好事,可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快节奏的生活,能不能静下心来在一针一线之间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呢?高慧说,接触这位姑娘一段时间后,她感到非常惊喜。“这个孩子悟性高,非常痴迷,即使现在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她仍然每周来找我学习,并且作品逐渐成熟。”提起她教的学生,高慧的脸庞笑开了花。手艺继续流传下去,一方面要让更多的人学会技艺,另一方面还要增加新的内容,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有传承。

(文/图晚报记者董振霞冯艳辉商萍萍)

扫描二维码可看视频

新闻推荐

中欧共同举办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会议

新华社巴黎10月29日电(记者张曼)中国-欧盟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高级别会议29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欧业内人士...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画中有锦绣 布里有芳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