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亭(二首)
沈青崖
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
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
风动草痕白,山塞日影黄。
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
嘉峪分天堑,筹边陋昔人。
斯亭才结构,西旅即来宾。
庭杂乌孙座,墀牵大宛驯。
与楼虽对峙,独喜靖胡尘。
这是两首饯别诗,描写出嘉峪关远行的不胜跋涉与恐怖之感,表达与友人惜别之情,赞颂嘉峪关通商促进了内地与关外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与商贸发展。作者沈青崖字艮(gèn)思,号愚舟,清代浙江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原籍顺天大兴(今河北省大兴县)。曾修《陕西通志》,以史地学著名。清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733-1735年)以西安粮盐道管官军需库务,驻肃州,出入嘉峪关。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改授延绥道。驻肃州期间,写了《柔远亭》(二首)。柔远亭,指设在嘉峪关城外大道边的驿亭。
第一首:首联交代送客的地点——柔远亭,它在西塞重关嘉峪关外的丝绸古道,“通西域”,“接大荒”。岩城,高峻险要的关城,指嘉峪关。大荒,一望无际的荒远之地。
二联写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友人出关即将西行,诗人送行至柔然亭,暂停车马置酒话别。想到从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聚,故备薄酒以壮行程,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慨。聊驻马,姑且停住车马。离觞(shāng),离别时的敬酒。
颈联着意描写边塞大漠独具特色的瑰丽风光。朔风呼啸,席卷大漠,天寒地冻,白草吹折,天宇惨淡,日影昏黄,关城内外到处弥漫着沙尘,渲染了离别时的浓重气氛。
尾联抒发告别友人的离情别绪。友人即将迈上征程,诗人执手相看,谆谆告诫:丝路迢迢万里程,“千山万碛(qì)皆白草”,西行道路多险恶,“春风不度玉门关”。言语间饱含着对故人西行的担忧眷顾和期望前途珍重的深情厚谊。整首诗言简意丰,情意真切,惆怅低回,余味难尽。
第二首:首联突出嘉峪关险要的地势和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作用。嘉峪关自古为边防重地,“长城锁钥”,其高大雄伟,与南面的祁连山、讨赖河峡谷和北面的黑山、草湖相连,构成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险固天成,易守难攻,至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军事防务。诗人对前人的某些筹边之策有不以为然之处,言下之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应采取“柔远”而不诉诸武力的政策。陋昔人,表示对某些前人主张的轻蔑态度,陋,见识不广。《荀子·修身》:“少见曰陋”。
二三两联写清政府与西域、中亚各地的商贸交易活动,重点写嘉峪关接待了一批批由西域、中亚各地来的客商,通过交易传入了大宛汗血马等西域的特产,从而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赞颂嘉峪关是内地与关外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孔道。从历史上看,嘉峪关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是一个战场,而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驿站,甚至在战争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这种交流。自汉武帝派张骞(qiān)凿空西域、“据两关,列四郡”以来,这里即为“番人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这一状态从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活跃于此,至吐蕃(bó)、回鹘(hú)、党项占据河西时期,都是重要的商贸之路。清代嘉峪关属于通商口岸,来自西域、中亚以至欧洲等国的使者、商人和驼队,络绎不绝往返于嘉峪关内外,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斯亭,指嘉峪关。来宾,前来宾服。宾,服从,归顺。墀(chí),宫殿前台阶上的空地,泛指台阶。乌孙,古族名。最初活动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时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属于汉西域都护,遣使入贡。南北朝时又西迁至葱岭以北,后渐与邻族融合。近代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大宛(yuān),古西域国名。在前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即今哈萨克斯坦,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以产汗血马著称,自张骞通西域后,与汉来往逐渐频繁。
尾联宣扬清政府平息战乱,威加四海的武功,表达盼望国家安定、和平统一的愿望。靖胡尘,意为消除边患,安定边疆,亦即嘉峪关北黑山岩壁上所书“北漠尘清”之意。胡尘,指古代中国北方和西方各族对中原地区的战事。
新闻推荐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章可循” ——来自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葛海蛟的建议
本报记者施秀萍文化旅游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如何融合才能有效发挥“融合魔力”?在第三届敦煌文博会文化和旅游专题论坛上,中国...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