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沛宏
通讯员张玉学
近日,记者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看到,会务服务人员正在接受培训。端茶续水、微笑服务、接待指引、站姿走姿等细节,都有着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据了解,“主场作战”的敦煌国际文化发展公司的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决战阶段。
“每天训练10小时以上,至少要走2万步。”会务人员杨茜说。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在会务服务和演出保障基础上,增加了展览展会服务工作,服务标准更严、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细节服务不能有丝毫差错。
9月起,敦煌国际文化发展公司邀请曾参与保障国家级会议的专业力量指导培训,严格筛选80余人接受集中脱产培训,培训内容分理论知识、形体姿态、基础摆台、服务技巧、接待参观、商务礼仪6类20个大项,每项都要单独考核。
“虽然训练时间较长、项目繁多,但一想到能为与会宾客提供服务,我感到很荣幸。”会务人员孙怡珈说。
会务服务背后往往有一些小细节,让服务人员花费不少心思。“我们上茶水时,通常是一只手拎茶壶,另一只手完成取杯、揭盖、压杯盖等流程。在单手取杯的过程中,需要用无名指和小拇指夹住杯盖钮,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把手,单手打开杯盖,等倒完水后,再以拇指轻压杯盖,放回桌面。”会务人员赵璇说。
“在实际情况中,一旦会议论坛主办单位的要求发生变化,迅速转场、翻台就成了会务人员必备的技能。”负责此次培训的向云青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次演练的汗水和泪水。在培训计划表上,罗列着各类专项及全流程、全实景、全要素演练的安排,7天的训练内容都不重样,确保文博会服务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值班副总编辑:付长洲
责任编辑:蒋瑾昱马学全
新闻推荐
全国首列战友聚会大型旅游专列完成“环西部火车游”—— 585名老兵车厢里齐唱“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列车在茫茫戈壁穿过,585名老兵在车厢里不约而同唱起了“小白杨”,...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