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非古典的时代,坚持古典表达自己……”这是今年首次出现在“李杜诗歌节”中,秦风雅韵(古体诗)奖的颁奖词,也是记者第一次触及古体诗人丁欣的契机。
9月3日,站在清晨南郭寺阳光下的丁欣,与妻子携手而立,没有过多寒暄,亲切又礼貌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丁欣告诉记者,他自小喜爱古诗词,通过摸索和虚心求学掌握了诗词格律,随心随境开始创作古诗词作品,此次获奖的《紫烟青霭作浮生》是1994年至2016年之间,他所有作品的筛选集,其中包含五七言绝句、律诗和词、赋等诸多文式,这些作品大都是表现生活、山川游历和他对于事物的见解,以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
初次踏足天水,丁欣在感谢“李杜诗歌节”对古体诗的关注之余,也被西北小城天水独有的秀丽所吸引。“提及甘肃,印象更多的是如敦煌般的鸣沙落日,不曾想到天水气候湿润,既有西北的豪迈也有江南的灵秀。了解天水的文化之后,更觉得气度宏阔,给人苍茫之感。”丁欣表示,一路西行向关中、望华山、越陇山,再到麦积山、卦台山,不论是风景还是庙宇,石碑或是古柏,他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创作出独具天水气息的诗作。在东柯杜甫草堂时,便有感而发的创作出了:陇右山深处,结茅牵薜萝。弃官辞北阙,流寓入东柯。颠簸路初转,文章泪始多。今来双柏在,犹坐起长歌。
“汉语诗歌一脉相承,李白、杜甫都与天水有着不解之缘,而李白也在我的家乡溧阳留下了十多首篇章,这在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天水,甚至天水与各地域之间的距离,也让天水的文化更厚重,使得诗歌成为了天水具有特色的文化名片。”丁欣告诉记者,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不同的地域,都可以用相同的平仄去书写表达,这是一种古老的沿承。
丁欣表示,从《诗经》开始,诗歌的根就在古体诗。天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体诗的发展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麦积山石窟,因为它太丰富了,一万个人就会写出一万个不同的面貌和表达,就能体现出古体诗不同的美。”丁欣告诉记者,相较现代诗,古体诗的优势在于严格的按照中国的语言法则,不仅朗朗上口,更讲究工整,能体现中国汉字的美,古体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种意境,它运用音阶,有平仄的交替,有词汇的相对,还有韵律的回环。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不少人开始学习创作诗歌、朗诵诗歌,但愿意静下心来去琢磨诗歌的人并不多。“就如同颁奖词中的评价,坚持古典需要勇气和能力,更需要寂寞的承受。中国的诗歌源自古体诗,我们不能把两个诗歌割裂开,不能把古体诗排斥在现代诗之外。所以,现代诗也好,古体诗也罢,最重要的其实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回归。”丁欣说道。
“专业、认真、公正”是丁欣对于此次天水“李杜诗歌节”的评价,“近年来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推广被人们所重视,天水‘李杜诗歌节\’的举办,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也让诗歌文化渐渐融入人们生活。”丁欣表示,如果有机会,他很期待可以和天水的诗歌爱好者面对面,共同交流探讨古诗词,自己也会尽可能多的将天水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用诗歌的美表现出来。同时,他也希望并建议,在“李杜诗歌节”中更多地增加古体诗份额,让天水“李杜诗歌节”成为古韵“摆渡人”,让古体诗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理解、接受和喜爱,将诗词之美传承延续下去。
新闻推荐
金秋九月,正值敦煌的旅游旺季,也是敦煌瓜果的丰收季。为进一步发挥文化旅游首位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