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的开通,也带热了陇南旅游,图为游客们在文县天池 记者甘霖摄暑假期间,榆中县马坡乡这样的小众景点也有不少游人。记者甘霖摄冯兰兰收集的外地明信片和景点门票 记者谭安丽摄
行之篇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无论多么的不清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在《旅行的艺术》里,阿兰·德波顿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认为,旅行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改革开放四十年,甘肃旅游先是入境游、后是国内游、再到出境游,从“有没有”发展到“好不好”。而如今,甘肃旅游已经迈入“新发展”的阶段,从刚开始追求“风景”,到如今的追求“风景+心景”,人们从物质消费走上了精神层面的消费,对审美感受、旅游体验等都有了新的需求。甘肃大众旅游时代也随之来临。晚报记者谭安丽
11979-1989甘肃旅游从无到有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和旅游业的发展。”
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龚羽飞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旅游工作者,从1982年投身旅游事业至今,龚羽飞经历了甘肃旅游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再到如今的“新发展”三个阶段,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的整个人生都和甘肃的旅游发展密不可分。
得益于甘肃处在丝绸之路的黄金段,龚羽飞介绍,改革开放初期,甘肃的旅游根本不用推销,自发来甘肃的入境游客我们都应接不暇。“改革开放初期的旅游业由国企垄断经营,市场没有放开,旅游从业者较少,面对客多接待跟不上的局面,旅游从业者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龚羽飞说,从原先的闭塞到一下子开放,丝绸之路上的甘肃敦煌成为与北京、上海、苏州并驾齐驱的最吸引人的中国城市。
甘肃旅游的发展始于1979年,当时由于旅游市场供需不匹配,造就了许多哭笑不得的事情。“改革开放初期,敦煌接待能力有限,住宿条件差,很多外国游客玩沙之后想要洗澡,宾馆无法提供热水服务,后来就有人说用炒菜的大铁锅烧水,没想到那大铁锅是煮肉的锅,烧出来的热水上面飘着一层油花花,外国游客洗完之后还跟我说,‘没想到你们甘肃的洗澡水都是羊肉汤啊!\’”老导游王文林说,上世纪80年代带团是件既痛苦又欢乐的事情,比如长途行车中的如厕问题,当时路上没有厕所,如果游客需要方便,就需要将男女分为两部分到车的两边就地解决,并为女士配上一把雨伞遮挡。
21990-2017从坐闷罐车旅游到出境游
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奢侈品,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会外出旅游。今年55岁的兰州人冯宇斌是最早开始旅游的一代人,从1974年作为铁道小卫士先进代表到宝鸡学习开始,他对旅行就充满了向往。“小学的时候去宝鸡坐的还是闷罐车,一路哐哧哐哧,在封闭的车厢里看不到沿途的风景,但那时候就有了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1985年,冯宇斌大学毕业,终于有了机会和能力外出去旅游。第一次去华山,也是坐了很久很久的火车,但那时候的绿皮车已经能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风景了,“那时候身边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旅游的概念,去外地也是走亲戚才有机会,像我这样花钱去华山游玩的,会被说是奢侈浪费。”冯宇斌说,第一次出门旅游的门票,他到现在还保存着。
收集旅游门票和各地明信片也成了冯宇斌女儿冯兰兰的一个特殊爱好。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冯兰兰从小喜欢旅游,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全国到处旅游。成年后,冯兰兰又去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等。她认为,高铁、飞机的普及为这一切提供了便捷。就在去年,刚刚结婚的她和爱人又一起去了澳大利亚和印尼。
“我对生活好像一直充满好奇心,想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不曾见过的风景,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冯兰兰说,她的目标是用脚步丈量世界。
用龚羽飞的话来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17年,旅游业一直在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首先是基础建设的改变,机场、铁路、高速路、酒店以及景区的开发等,都是在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甘肃旅游业的成长和成熟期。”龚羽飞说,改革开放带富了一大批南方人。刚开始南方人大量向北方走,后来全中国开始互动,北方人也逐渐开始出门旅游。2001年开始,甘肃人开始出门旅游的多了起来。在2003年至2005年,开始涌向国外。这一时期主要以短途游为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朝鲜、韩国、日本等短线最为集中。到2006年左右,甘肃人开始热衷于西欧、东欧等长线,现在已经拓展至北美。
“这个时候旅游就慢慢变成日常生活需求。”龚羽飞说,这一阶段主要是观光旅游,满足的是人们出门看风景的需求。从出游规模来看,中国庞大的国内旅游规模和从2012年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从出游人次来看,1984年中国人均国民出游仅仅只有0.2次,而到2015年则首度超过3次,2017年人均国民出游达到3.7次。这一时期,普通居民都能够参与到国内旅游,而较为富裕的中产阶层能够参与出境旅游。甘肃大众旅游时代已来临。
32018不光是风景,还有“心景”
“现在游客更加注重风景和心景的结合,消费上更加注重旅游的品牌、品质和品位。”龚羽飞把2018年称为融合旅游的开始年,“旅游要进到人的心里,才能打动人,所以我把2018年又叫做‘风景+心景’年。”龚羽飞说,2018年是旅游业的转折年,人们从物质消费走上了精神层面的消费,对审美感受、旅游体验等都有了新的需求。此外,市场也开始开始细分需求,团队旅游一直在下降,自驾游、体验游、私人定制旅游以及各种类型特殊旅游(研学游、残疾人旅游、滑翔、登山等)活动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以前没有的“旅行定制师”、“旅游顾问”等职业,这些都是人们更加注重“心景”的表现。
今年母亲节,兰州市民童秀英阿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女儿为她准备的母亲节旅游套餐。“我原本以为就是吐鲁沟一日游,但没想到活动丰富又走心,在回来的路上,导游还为妈妈游客们读了各自儿女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很多从来没听儿女们说过的话,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满车的人都感动得落泪。”童阿姨说,以前去旅游就是出去看看风景,现在的旅游更注重心理体验。
“现在甘肃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弯道超车的问题,是换道超车的问题。甘肃的文化资源非常好,但只有将文化资源转换成旅游资源,融合旅游才有可能发展。”龚羽飞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么融合?其次,文化和旅游融合之后,怎么变成人们喜欢的可以消费的产品?这一点特别关键。如果单独谈文化会空泛,单独卖旅游产品会卖不动。这个融合,就需要通过人的体验来融合,尤其是通过新的产品和旅行模式,将风景与心景结合起来。
龚羽飞介绍,现在的融合旅游,包含了产品和渠道多种多样的融合。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定制旅游,就是以网络为服务支持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组织匹配,“你需要什么,旅行定制师就为你匹配什么,商务旅游、世界杯旅游、研学游等等,行程、类别,完全实现私人定制。”龚羽飞称,今年还会将公益、研学、家政服务、医疗救护等融合到旅游中,“旅游业正在通过不断地调整发展思路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新闻推荐
把脉问诊 共绘新能源发展美好蓝图 专家对酒泉市新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9月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把脉问诊”在敦煌宾馆进行。这是新时代酒泉新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现场。为酒泉市...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