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甘肃省最近启动建设一座总面积达3.79万平方米的简牍博物馆。长期“沉睡”在文物库房的4万多枚汉简将与公众见面。
甘肃出土的汉简占全国出土总量的八成以上,是我国出土和收藏汉简最多的地方。其中,仅在临近敦煌的悬泉置遗址一带,考古学家就一次性发现2.3万余枚汉简,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丝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早在1986年,甘肃省就已成立简牍整理研究的专门机构,但甘肃简牍长期用于专业研究,由于缺乏展览、陈列的空间,绝大多数汉简“沉睡”在文物库房中。
今年,甘肃省决定投资4.5亿元,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修建新的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说,这无疑有利于公众近距离了解简牍,增加对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新闻推荐
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平丽艳)甘肃是“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11月16日记者获悉,由甘肃籍星光大道歌手百灵(张雁)演唱的甘肃旅游宣传主题歌曲《甘...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